1940年6月生,山东禹城人。2007年5月,病逝于北京。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文学所工作。1992年赴英国考察西方汉学的历史与现状,1995年赴美国考察西方汉学史和中西比较文学,1998年赴荷兰考察西方汉学,1999-2000年赴香港考察华美文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北京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比较文学与西方汉学研究,主要学术专长是西方汉学(中国文学研究)及比较文学,着力于比较文学的一般理论、研究类型、方法论和中西文学交流史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两个重点:一是西方汉学发展史,包括其发生史、历史演变、目前状况及其潜在的文化内涵;二是西方汉学领域里的西论中用,即将西方传统理论和现当代理论应用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种种尝试,并考察其可行性及得失利弊等。
主要著作包括:《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国外中国古典文论研究》(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中外文学交流史》(合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十七年及“文革”卷)》(合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编著包括:《楚辞资料海外编》(合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国比较文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比较文学研究类型》(合编,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人文新视野》系列(合编)(百花文艺出版社):《诗学新探》(2004年)、《社会·艺术·对话》(2004年)、《理解与阐释》(2005年)、《国际翻译学新探》(2006年)。译著:《情感与形式》(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文学批评术语丛书》(昆仑出版社):《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论反讽》(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