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简介
陈君,字温其,河南鹿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99),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02),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2006)。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出版专著《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润色鸿业:<汉书>文本的形成与早期传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国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2008 -2009)、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学院(2018)访问研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日本佛教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校发表学术演讲或参加学术会议。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第三届“勤英文学研究奖”(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5)、第三届“董治安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奖”二等奖(2018)、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18)。
陈君主要学术著作目录(2022)
专著
《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37.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润色鸿业:<汉书>文本的形成与早期传播》(33.3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论文
1.《释“伫中区以玄览”》,《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
2.《张衡<西京赋>与<思玄赋>中的小说因素》,《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3.《论张衡对汉魏文学传统的贡献》,《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2004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5年卷,中国文学年鉴社2006年8月第1版。
5.《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2期(总第61期)。
6.《东汉后期的游宦、游学之风与文人五言诗》,《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4期(总第133期)。
7.《西晋荀<录>与汉魏乐府》,《乐府学》第2辑(2007)。
8.《东汉文人地理分布的变化与文学风貌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第1辑(2007)。
9.《东汉文学札记》(上),《古籍研究》2007卷·下(总第52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10.《从兰台文人到“宪府文章”——班固的宦海浮沉与文学活动》,《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总第138期)。
11.《2006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7年卷,中国文学年鉴社2008年6月第1版。
12.《论汉代兰台文人及其文学活动》,《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
13.《从睡虎地秦简<游士律>说到汉初的游士》,《简帛研究》贰零零伍,2008年9月第1版。
14.《东汉文学札记(下)》,《古籍研究》2008卷·上(总第53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15.《2007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8年卷,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年1月第1版。
16.《班固<幽通赋>探微》,《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总第144期)。
17.《<两都赋>的创作与东汉前期的政治趋向》,《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18.《东汉立碑之风与蔡邕碑文的成就》,《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3期(总第150期)。
19.《又一座高峰的崛起——论东汉窦宪幕府文人及其文学活动》,《国学研究》第2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20.《2009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0年卷,中国文学年鉴社2010年12月第1版。
21.《政治·地域·文学——东汉中期文人之交往》,《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5期(总第158期)。
22.《2010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1年卷,中国文学年鉴社2011年11月第1版。
23.《马融<上林颂>的作年及其时代背景》,《济宁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4.《环绕班固<典引>的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10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25.《王褒、庾信等文人的入关与南朝文学在北朝的移植》,《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26.《评<上古与中古前期中国文学研究参考指南(上卷)>》,《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7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27.“An Ignored Phase of the Court Literature of the Han Dynasty---The Magnolia Terrace Group and Their Literary Activities”, Literature, Aesthetics and History: Forum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Netherlands(《文学·美学·历史——中荷文化交流论坛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1版。
28.《中古隐逸传统中被忽略的一环——关陇高士及其对隐逸传统的建构》,《中山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29.《2013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4年卷,中国文学年鉴社2014年12月第1版。
30.《<文章流别集>与挚虞的文体观念》,《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31.《汉晋之间的青土隐逸及其文学与学术影响》,《文学遗产》2015年第6期。
32.《“南朝词臣北朝客”——陈隋间入北的南方文人及其文学活动》,《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
33.《<汉书>的中古传播及其经典意义》,《上海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34.《汉代车师国史表(前108-191)》,《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35.《政治文化视野中<汉书>文本的形成》,《文学遗产》201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全文转载。
36.《振大汉之天声——<封燕然山铭>的历史文化阐释》,《文史知识》2017年第12期。
37.《2016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7年卷,中国文学年鉴社2018年1月第1版。
38.《知识与权力:关于<汉书>文本形成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8期全文转载。
39.《中国现代学术之梵文因缘(上)》,《文史知识》2018年第3期。
40.《中国现代学术之梵文因缘(中)》,《文史知识》2018年第4期。
41.《中国现代学术之梵文因缘(下)》,《文史知识》2018年第5期。
42.《中古时代的<汉书>注释传统》,《岭南学报》复刊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
43.《<史><汉>之际“帝典”新范式的形成》,《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第4期(总第211期)。
44.《汉魏六朝诗文文本的流动与变异》,《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5期全文转载。
45.《源流周赡的通人之作——读刘永济先生〈十四朝文学要略〉》,载刘永济著《十四朝文学要略》,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出版。
46.《中古回文诗三题》,《北方论丛》2022年第5期(总第295期)。
47.《中古时代的江汉隐逸》,《湖北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
获奖情况
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第三届“勤英文学研究奖”(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5)、第三届“董治安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奖”二等奖(2018)、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18)。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00732)
电话:(86-10)85195462
E-mail:chenjun@cass.org.cn
代表作
《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37.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本书是对东汉文学的系统研究,从政局变化、艺文机构、学术思想、地理分布等多个角度,认真梳理了东汉文学的发展脉络,清晰描绘了东汉文学的历史图景。作者认为,东汉明、章之世是汉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它与西汉武、宣之世一起构成了汉代文学的两个高峰。东汉文学的这一高峰,就其性质而言,属于以关中文人为主体、集中于洛阳一地的宫廷文学。和帝以后,东汉文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重心的东移,即逐步由关中向关东地区转移;二是文学重心的下移,即由宫廷下移至家族,由中央下移至郡国。作为一个新旧交织的时代,东汉既有从西汉继承而来的宫廷文化成分,也有自身所孕育的士族文化因子,二者矛盾运动的展开,使得东汉成为中古时代的发端。此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和文化的面貌基本上是宫廷与士族“共治”的产物,二者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共同左右着文学发展的方向,在合作与斗争中所产生的巨大张力,也推动着中古文学不断呈现新的面貌。
《润色鸿业:<汉书>文本的形成与早期传播》(33.3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本书清晰描绘了《汉书》文本从无到有的生成轨迹及其在中古时期的传播图景,努力探求文本背后知识与权力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尝试获得关于《汉书》的一种系统性和整体性理解。作者认为,《史记》与《汉书》确立了帝制时代中国历史写作的基本范式,但二者又有根本的不同。司马迁《史记》颇以孔子《春秋》自比,洋溢着个人情怀和批判精神;班固《汉书》则是以“文章”颂美汉室之“成功”,对皇权积极配合。《史记》强调个性,注重想象,反对世俗和“拘学”者的一切偏见,勇于向人的内心世界探寻;《汉书》强调权威,注重法度,站在官方的立场去评判历史,崇尚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史记》与《汉书》的这两种精神特质,形成中国史学传统中的两种力量——个性与自由,权威与秩序,后世史家大多是在这两种力量或思想之中取得一种平衡。汉代以后,以《汉书》为代表的“正史”逐步成为帝制时代王朝制作的典范,成为“正经”之外又一新的经典形式。在这一经史范式的转换中,《史记》因“微文刺讥”往往被统治者所忌惮,《汉书》则以其在现实考量与历史写作之间灵活的把握而获得皇权的青睐,遂成为新的“帝典”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