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 > 在职研究人员
刘方喜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


刘方喜个人简介

刘方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批评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文化经济学批判与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等。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百篇论文,已出版各类著作约18部。有关中华传统诗学“声情”“体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原创性较强,推进了古代诗学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马克思的理论专著5,推进了马克思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从马克思“自由时间”“生产性”“剩余价值的流转”等理论中提炼出“审美生产主义”“文化经济学批判”等标识性概念,对当代消费主义等文化现象做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探讨;从马克思自动机器理论等相关原始文献中,提炼出“生产工艺学批判”“脑工劳动”等标识性话语,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社会文化影响,做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关新技术研究的多学科领域中较为领先。重视基础理论和交叉学科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艺、文化理论“两大研究领域”,对文艺与语言、文艺与经济、文艺与技术关系等“三大基础问题”,从语言哲学、经济哲学、技术哲学等角度,做了较具创新性的探讨,在推动基础理论创新等方面取得较多研究成果,为建构中国特色文艺、文化理论体系初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在中国传统文艺、文化理论研究方面,以已有研究相对忽视的“声情”范畴为立足点,从语言哲学角度,对诗歌与语言的关系这一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探讨,并做了时代化、拓展性研究,具有较强理论原创性。

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发表《“声情”研究方法论的现代启示》《“一体三用”辨:汉语古典抒情诗理论系统分析》等数篇论文;在拓展研究及把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方面,在权威期刊《文学遗产》发表了《论李白“杂言”诗及其诗学意义》《“全经”“全人”与中华美学精神》《以推动社会文化进步赋能文学史研究》《以大历史观塑造文学史学大格局》等,结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对“中国文学史学”理论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

(1)在原始文献上,已出版《<聊斋志异>选评》《中华古文论释林·南宋金元》《中国美学经典·魏晋南北朝》等文献整理、注解编著,将相关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原始文献基础上。

(2)在理论上,充分吸收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理论资源,但不简单地追随“语言转向”中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思潮,在充分占有中国古代原始文献基础上,对被传统研究所忽视的中国诗学范畴“声情”“体用”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已有古代文论研究对“意象”“神韵(意境)”等多有研究,“声情”范畴被相对忽视,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专著《声情说:诗学思想之中国表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论不同于西方的语言哲学基础,对语言活动中“意义-形式”关系这一世界性难题,作了诗学的、中国式解答,揭示了“体-用”这对范畴是文论中常用的西方范畴“内容-形式”所无法涵盖的,具有较强原创性,清理出了立足中华文化立场的文学意义阐释学、形式审美学等理论的哲学基础。这方面的原创性成果受到钱中文、党圣元等文论专家较高评价。

(3)在拓展性研究上,将“声情”说及其相关语言哲学理论,应用到对中国百年白话新诗相关理论论争的梳理和辨析之中,出版了专著《“汉语文化共享体”与中国新诗论争》,在对中国古代文论创新性发展方面,作了较成功探讨。此外,还将“声情”这一已有文学、美学教材较少使用的范畴,运用到参编的“马工程”两部教材《文学原理》《中国美学史》之中,在创新性推进教材本土化上做出一定贡献。在中国现当代文论史研究方面,还出版了合作撰写的《钱中文评传》《自律与他律》等专著,并参与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当代部分撰写工作。

(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首先立足当代消费社会文化等现象,以已有美学、文论、文化研究相对忽视的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生产性”“剩余价值的流转”“意识形态阶层”等范畴为立足点,提炼出“审美生产主义”“文化经济学批判”等标识性概念,从经济哲学角度,对文艺、文化与经济关系这一基础性问题做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对西方当代文化理论及其消费主义理念做了批判性回应,对传统单一的意识形态论有新的拓展。

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发表了《重视文艺与市场的价值冲突与协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跨学科性”》《“审美消费主义”批判与“审美生产主义”建构》《“文学死亡”事件中的消费主义神话》等4篇;出版2部独撰专著《审美生产主义:消费时代马克思美学的经济哲学重构》《批判的文化经济学:马克思理论的当代重构》。相关研究成果获各类奖励多项,其中《“符号经济”论: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1)在文献上,系统研读中文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合作主编(第一主编)100多万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与文化》,在前人原有相关选本的基础上,挖掘、选录了许多被忽视的文献;较系统梳理、研究了国内外消费文化理论,编著并出版《消费社会》——这为相关理论研究奠定了扎实文献基础。

(2)在理论上,充分吸收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当代文化理论资源,但不简单追随“文化转向”中的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潮,对其方法论上的“去经济学化”、意识形态上的“消费主义”倾向等有针对性批判,在充分占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原始文献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研究所忽视的与“剩余价值”相关的“自由时间”“生产性”“意识形态阶层”等范畴的发掘和系统研究,揭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最基本的理论框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关系,传统上所强调“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只涉及两者的一种关系,所体现的是文艺、文化与物质生产、经济之间“间接的”联系;另一种被传统所忽视的基本关系是通过“剩余价值(自由时间)的流转”形成的,所体现的是文艺、文化与物质生产、经济之间“直接的”联系——这些研究结论和成果,对中外马克思主义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有新拓展,具有较强创新性。

(三)立足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以国内外马克思研究中相对忽视的“工艺学”等范畴为立足点,并从马克思自动机器理论相关原始文献中提炼、概括出“生产工艺学批判”“分享主义”“脑工劳动”等标识性话语,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对文艺、文化与技术的关系这一基础性理论问题,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新技术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方面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现代机器技术等经典理论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当代新技术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较多创新成果,已发表有关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研究的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引;已出版专著3部:《机器/资本二重性:物联网生产工艺学批判》《脑工解放时代来临:人工智能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马克思与物联网分享时代:中国文论的自主创新》。在国内人工智能文献1992—2020 年(截止3月)发文作者列表中排名第4(参见徐延民、李德明《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21年第5期),有关物联网的研究排名第4,被认为“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高的学术科研机构,凭借其学科综合性强、学术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在物联网研究中具有极高影响力”(参见赵蓉英等《物联网纵横:我国物联网研究进展与态势》,《智能物联技术》2019年第1期)。

在根据相关原始文献发掘并系统研究传统上所忽视的马克思的“工艺学”思想和“分享”理念等基础上,提炼出“生产工艺学批判”“分享主义”等标识性概念,并以“共享发展”等新理念为指导,充分吸收西方当代有关新技术、新经济研究的理论资源,对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分享经济等,作了创新性、前瞻性的研究。这方面的系列成果,已获得相关专业的专家的认可,经相关专家评审,以“物联网生产方式革命与马克思工艺学思想研究”为题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后期资助。这方面的研究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对当代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的革命性影响,作了较为系统阐释,在国内外相关多学科研究领域处于较为领先地位。

总之,在文艺、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和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方面,中国传统“声情”“体用”“身文”等范畴、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生产性”“意识形态阶层”“工艺学”“分享”等范畴,在中外相关研究中没有或很少被涉及,或是较早拎出加以理论阐发,或是较系统、深入展开研究,因此,这几方面的学术理论创新,就不流于空泛,而有较为具体的落实。这些哲学基础探讨,为在新时代条件下综合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文化基础理论,提炼创新性的标识性概念,建构中国特色文艺、文化理论体系等,奠定了较坚实理论基础。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对国家文化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作了探讨,参与相关重大课题、教材编写、决策咨询、文件起草等工作:(1)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委派,参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调研、起草工作;(2)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研究工作;合作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3)曾独立撰写有关“文化自信”“文化安全”等主题的要报多篇,获得院对策信息三等奖两次;(4)已出版合著(第一作者)专著《国家文化战略研究》,发表系列论文,充分调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代文化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相关论述作了系统梳理,为文化战略学研究奠定了经典理论基础。

Email: liufx@cass.org.cn

刘方喜主要学术工作:

(1)参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起草工作;

(2)参加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理论》《中国美学史》研究工作,为相关重点教材主要撰稿人;

(3)主持、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国家、教育部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工作。

刘方喜主要获奖情况:

(1)论文《“符号经济”论: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获第九届(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2)论文《“声情”辨》获2003年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3)论文《论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重大美学意义》获2009年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4)专著《声情说》 获2012年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刘方喜主要著作目录

(未标“合著”者均为“独著”)

1.《声情说——诗学思想之中国表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版)

2.《脑工解放时代来临:人工智能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2版)

3.《机器/资本二重性:物联网生产工艺学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版)

4.《马克思与物联网分享时代:中国文论的自主创新》(河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5.《审美生产主义:消费时代马克思美学的经济哲学重构》(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版)

6.《批判的文化经济学:马克思理论的当代重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版)

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与文化》(合著,第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版)

8.《中国美学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2015年版)

9.《文学理论》(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0.《消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

11.《“汉语文化共享体”与中国新诗论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版)

12.《钱中文评传》(合著,第一作者,黄山书社2016年版)

13.《中国美学经典·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版)

14.《中华古文论释林·南宋金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

15.《聊斋志异选评》(岳麓书社2006版)

16.《国家文化战略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17.《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理论问题》(合著,第二作者,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

18.《新世纪文艺学建设丛书》(执行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版)

刘方喜主要论文目录

(主要为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未标“合著”者均为“独著”)

(一)刊登于《文学评论》10篇:

1.《重视文艺与市场的价值冲突与协调》(2014年第6期)

2.《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跨学科性”》(2011年第3期)

3.《“审美消费主义”批判与“审美生产主义”建构》(2007年第2期)

4.《“文学死亡”事件中的消费主义神话》(2005年第5期)

5.《“声情”研究方法论的现代启示》(2004年第6期)

6.《“一体三用”辨:汉语古典抒情诗理论系统分析》(2002年第5期)

7.《丰富而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2010年第1期)

8.《评李继凯<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2009年第1期)

9.《略评王先霈<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2008年第1期)

10.《李杜文章在》(2001年第5期)

(二)刊登于《文学遗产》7篇:

11.《“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树立科学文学史观 》(2022年第4期)

12.《以大历史观塑造文学史学大格局——从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说起》(2021年第4期)

13.《以推动社会文化进步赋能文学史研究》(2020年第4期)

14.《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中华传统文艺研究学术站位》(《文学遗产》2019年第4期)

15.《新时代:反思错误思潮的新立足点》(2018年第3期)

16.《“全经”“全人”与中华美学精神》(2017年第1期)

17.《论李白“杂言”诗及其诗学意义》(2004年第6期)

(三)有关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研究的学术论文有约35篇:

18.《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3期)

19.《无开源不通用: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求索》2022年第2期)

20.《脑工的终结: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生产工艺学命名》(《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21.《人工智能时代艺术生产论的工艺学重构》(《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22.《机不尽言·言不尽意:人工智能“意义”生产工艺学批判》(《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23.文化三级跳:人工智能的工艺史定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24.《人工智能“奇点”与社会变革大势的生产工艺学考察》(《天津社会科学》 2020年第5期)

25.《生产工艺学批判:人工智能引发文化哲学范式终极转型》(《学术月刊》 2020年第8期)

26.《人工智能“超工业化”革命的生产工艺学批判——兼论中国理论的自主创新》(《人文杂志》2020年第5期)

27.《人工智能物种奇点论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与社会学批判》(《社会科学战线》2020 年第1 期)

28.《人工智能开启中国文论自主创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11期 )

29.《生产工艺学批判:人工智能革命的科学社会主义分析框架》(《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30.《文化奇点:人工智能革命的生产工艺学批判》(《东南学术》2019年第5期)

31.《人工智能挑战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对——审美与生产器官之工艺学批判》(合撰,第一作者,《文艺争鸣》2019年第7期)

32.《当机器成为艺术生产主体:人工智能引发文论生产工艺学转向》(《江海学刊》2019年第3期;

33.《超越“鲁德谬误”:人工智能文艺影响之生产工艺学批判》(《学术研究》2019年第5期)

34.《技术、经济与社会奇点:人工智能革命与马克思工艺学批判重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6期)

35.《“知性的僭妄”与打不败的想象力——人工智能的人文之思》(《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1期)

36.《共享: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主义分配关系新探索》(《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37.《物联网分享还是人工智能垄断: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数字资本主义》(《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38.《文化生态去区隔化:短视频平台之生产工艺学批判》(《文艺争鸣》2020年第8期)

39.《“大机器工业体系”向“大数据物联网”范式转换:社会主义“全民共建共享”生产方式建构的重大战略机遇》(《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10期)

40.《由“使用权”而“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物联网时代社会主义“全民共建共享”所有制建构的进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1期)

41.《由“区块链”而“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物联网时代社会主义“全民共建共享”生产关系建构的进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6期)

42.《全球共享时代的物联网生产方式——创新、共享发展的战略助推器》(《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17期)

43.《分享主义大潮:物联网时代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伟大复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

44.《由“分享主义平台”而“自由人联合体”:物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渐进共享”的进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6期)

45.《由“创客”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物联网时代社会主义“共建共享”主体建构进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8期)

46.《当“分享”成为“主义”:物联网开启新时代》(《读书》2016年第1期)

47.《分享主义:让物联网促进空间正义》(《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

48.《物联网“分享主义”拓展身体空间正义》(《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4期)

49.《物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审美分享主义的主体建构》(《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2期)

50.《文学性·碎片化·分享主义平台:微信的技术文化哲学分析》(《江海学刊》2016年第5期)

51.《审美分享主义:物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5期)

52.《分享主义平台:物联网时代大众日常生活审美空间的新拓展》(《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1期)

(四)刊登于核心期刊的其他论文约47篇:

53.《美学属性、奢侈品与自由时间:马克思美学/经济学二重性重构》(《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

54.《强制阐释的意义生产工艺学批判》(《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5期)

55.《文艺与政治、经济、技术:七十年文论问题域的演进》(《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3期)

56.《语言·文化·技术:40 年文论三次转向与马克思归来》(《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 11 期)

57.《文艺意识形态近四十年研究之反思——以意识形态性与非生产性为视点》(《中国文学批评》2018年第4期

58.《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享理念的文化战略学意义》(《学术论坛》2018 年 第 3 期)

59.《意识形态国家:马克思“意识形态阶层”论的文化战略学启示》(《求索》2017年第12期)

60.《体用不二:在“词语的旅行”中重建文学本体论关联》(《文艺争鸣》2017年第1期)

61.《诗学“体用”与“本体”比较研究》(《学术研究》2017年第3期)

62.《论马克思对当代文艺思想史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的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5期)

63.《“意无穷”不是“坏无限”——也谈意义的开放性》(《文艺争鸣》2017年第11期)

64.《“意识形态阶层”论:马克思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拓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4期)

65.《具体性误置:强制阐释论的哲学方法论探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66.《双重强制阐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困境及其超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67.《重建当代文艺思想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兼论“启蒙—现代主义”叙事的不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第12期)

68.《文化经济学批判:当代资本论》(《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69.《文化产业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70.《玄学“自化”论当代文化战略学意义初探》(《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

71.《超越“历史周期律”与“资本周期律”:重启改革的底线共识》(《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2期)

72.《让劳动者分享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流转”中的城市文化转型》(《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2期)

73.《声韵·情韵·神韵:“韵”之三层结构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74.《文艺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组及文论范式的转型》(《艺术百家》2010年第4期)

75.《论消费主义范式的理论转型意义》(《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76.《技术哲学之维:网络文艺研究的理论提升》(合著,第一作者,《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7.《文艺与经济关系的问题化与再问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5期)

78.《政治的工具·经济的婢女·精神的涵养区》(《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期)

79.《“自由时间”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消费时代的新拓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80.《后儒学:“后现代”抑或“前现代”的?》(《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81.《当前文化研究的误区及理论应对》(合著,第二作者,《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

82.《“戏剧化”、“意象化”与“声情化”——中国新诗音节理论的历史重构》(《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83.《论“声情(声气)”——唐诗研究中的一个盲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4期)

84.《超越“文化决定论” 重建“汉语文化共享体”——对汉语诗歌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5.《“现代转化”与中国学术的冷热不调》(《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86.《试论“自由时间”的双重内涵及两种价值趋向》(《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9期)

87.《三种时间、三种活动:马克思“审美生产主义”初探》(《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88.《论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重大美学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89.《“象外之象”、“声外之音”使“意”无穷——论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的基本思路》(《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4期)

90.《“文”辨:汉语古典诗学形式范畴系统研究》(《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

91.《审美诠释学:汉语诗学的创造之路》(《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92.《“成文”以“尽意”——论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的基本思路之一》(《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93.《创建“审美诠释学”:汉语诗学融通西方诗学之尝试》(《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4.《“声情”辨——对一个汉语古典诗学形式范畴的研究》(《人文杂志》2002年第6期)

95.《“意”辨:论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的诠释学之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96.《二十世纪西方“语音”本体论诗学初探》(《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97.《“大道”在人-言之际的双向运作——论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诗学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98.《唐诗流派品汇导论(合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99.《人生意义的诗意彰显─—古诗十九首人生主题的生存本体论解读》(《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