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成果 > 现当代文学
文学与情感共同体的缔结:“80后”作家与文学论坛

 

80后”文学作为21世纪初最受瞩目也最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已经有了大量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缝隙需要弥补,如“80后”作家与互联网的关系,互联网的媒介特性对于他们创作的影响等。互联网是很多“80后”作家的文学发轫地,不光提供给他们发表、展示自己的平台,为他们积累了最初的读者,还帮助他们缔结了一个个文学、情感的共同体。他们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在相互陪伴中成长。

 

80后”这个概念最早也发源于网络,诗人春树在“诗江湖”论坛发表了《写给八十后的诗人看》的帖子,呼吁“80后诗人联合起来”之后,“80后”这个称呼开始叫响。1很快它被用来借指一批由“新概念作文大赛”崛起,经过商业运作而出名的年轻作家,后来这个词被更大范围指称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群体。

 

论坛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公共平台在世纪之交十分红火,人们相互交流,谈天说地,开拓了新的话语场域。论坛也对中国文学发展尤其是网络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被认定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把19962000年划分为“网络文学的论坛时代”,其意义在于“论坛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网站模式,把互联网去中心化、多点互动等媒介特点真正转化为文学制度,打破了作为印刷文明向网络文明过去形态的‘电子期刊’模式,把发表、评论和推荐的权利赋予了每一个用户,这在根本上解放了中国网络文学的生产力,使网络文学的野蛮生长拥有了不竭动力”2

 

论坛对“80后”作家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出没于综合性的论坛,也经营着自己的文学论坛。这些论坛不光发表、评论、推荐文学作品,还是一个情感的凝聚平台,弥漫着青春的情绪和文艺的气息。过去对于“80后”文学的研究常认为这是一种外部催熟的个性化创作,但对于其内部的联结性缺乏关注。作为中国最特殊的独生子女一代的创作,“80后”文学其实是一种联结性的创作,他们通过创作抒发自我,寻找同类,惺惺相惜。文学论坛正提供给创作者与创作者、创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相互联结的渠道,帮助“80后”缔结为一个文学、情感的共同体。

 

80后”作家的文学论坛主要有三种:诗歌论坛、商业论坛、地下文学论坛。

 

由于涉及“80后”概念的诞生,所以学界对于诗歌论坛的关注较多,代表性论坛有诗江湖、诗生活,而“80后”作家发表小说、随笔的论坛较少受到关注。这些论坛多与“新概念作文大赛”相关,1999年举办的这场比赛给“80后”作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登场路径,它把文学从僵化的语文教学中解放出来,燃起了年轻人心中的创作之火,使他们对于“文学”的理解从课本里的范文和书店大部头的经典,变成“文学”是对自我情感的抒发,是华丽的辞藻和飞扬的想象,是联结同类、惺惺相惜的桥梁。“文学”内涵的转变和一代文学创作人才的横空出世,文学思维模式的建立,文学阅读群体的更迭,都使得21世纪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变化。

 

“新概念作文大赛”最受瞩目的参赛者莫过于韩寒,他很快出版了《三重门》《零下一度》,登上了央视等主流媒体。但还有一批“80后”创作者在比赛结束后没能立刻拥有在刊物发表作品的机会,于是选择在网络上延续自己的创作。也有些准备参加比赛的年轻人先把作品发在文学论坛上试水,还有一些落选的创作者也潜伏于论坛里,一边和同道交流一边不断磨练自己的写作技艺,准备卷土重来。

 

本文讨论的正是这批围绕着“新概念作文大赛”成长起来的“80后”作家与文学论坛的关系。

 

一、情感共同体

 

 

一些“80后”创作者最初聚集在“榕树下”网站,这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性文学网站,也是网络最有影响力的原创平台之一,成立之初便确立了“生活·感受·随想”的主旨,要让普通人“把身边的事情以真挚的情感写下来”。3网站在栏目设置、作品内容、思想、美学趣味上有着明显的传统文学痕迹,但又融入了都市人细腻的情感体验4。在编辑和审稿机制上,榕树下仍遵循着线上投稿、编审刊发、择优出版的运营模式,但也增加了即刊即发、稿量不限、读者留言的互动机制。5

 

郭敬明和颜歌最初的创作就多发表于榕树下。郭敬明擅长散文,《围城记事》《七月里的左右手》《六个梦》《我们都是好孩子》情绪饱满、文笔华丽。颜歌创作的小说或渲染青春爱情的迷茫或展开瑰丽的奇幻想象。他们的作品经常得到编辑推荐,成为每周精选,既收获了一众读者,也结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创作者。在榕树下的经历也为他们日后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出版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很早就学会了面向读者的写作。

 

除了原创投稿外,他们也活跃在榕树下的论坛,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他们在论坛贴出随笔性质的文字,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这种对青春期情绪的渲染其实是他们创作的一种补充、一个副文本,让人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进行创作。如颜歌一篇名为《我住在城南》的帖子:“今天体育课的时候我坐在操场上的树下一个人看苏童的《城北地带》,后来放学了,很多人都走了,我就一个人在很安静的操场上接着看,后来达生死在了煤场,然后我哭了。”另一篇《告别刺青时代》的帖子更是倾诉了对现有生活的不满:“上个星期她给我做了今年春季高考英语试题,我做了125分。然后我看到她郁闷的脸。突然,我很想哭,我想和我的老师大吵一架然后跑到深山里去,到底我要怎么样才好呢。我不知所措,我讨厌现在的生活,随时都想逃课,我厌烦了。我真的很厌烦。讲到这个,我就厌烦。上次我给琥珀写帖子,我对她讲说,现在我家里开始想不要我编那些故事了。”这些帖子呈现了一个热爱文学、喜欢创作却被升学压力和父母期望压迫得无法透气的年轻人生活。他们对抗压抑现实的方式就是在创作里展开自由奔放的想象,这同样也是郭敬明创作的内容。

 

一代人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和相似的情感体验,让“80后”们惺惺相惜。在榕树下一个名为“寂寞疼痛”的情感论坛里,天南海北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抒发他们对青春的疼痛感悟。论坛的版主是写手一草,焦点人物则是郭敬明、颜歌,他们将这里作为交流的平台。与天涯、猫扑等论坛不同,他们的帖子不是只言片语,而是大段的文字,甚至起了题目,虽然不如创作一样字斟句酌,但每个帖子都情感充沛,已经算得上是一篇小散文。论坛里他们被一群志同道合、同样拥有出色文笔的网友围绕着,他们既是朋友也是彼此的读者,共享着同样的情感、文艺资源,描摹着相似的成长经历,相互认可,彼此安慰,把个体的孤独变成了群体的狂欢,缔造一个封闭的情感共同体。当外围的读者对他们的友情充满羡慕,也会以一种相似的方式渲染青春情绪的迷茫,想要加入进来。

 

郭敬明、颜歌也拥有各自的论坛,几个论坛间你来我往一副热闹景象。他们趁在上海比赛的机会相约见面,见面过程和对彼此的想念又成为新的创作素材。但好景不长,2002年郭敬明创作出《幻城》小范围征求意见,不久就有人指责他抄袭了颜歌的作品,6月郭敬明在颜歌的论坛发帖进行回应,同时也对颜歌没有站出来替自己澄清表达不满,这件事使两人产生芥蒂。随着两人进入大学、出版作品、结交新的朋友,尤其郭敬明因为《幻城》一炮而红,榕树下曾经紧密的团体也就不复存在。

 

在成功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杂志销量节节攀升后,20003月萌芽网站正式创办。设立的萌芽论坛开辟了一个作者、读者、编辑的对话场域,年轻创作者彼此结识,编辑借此了解读者趣味,读者既有机会接触作家也希望可以成为他们。萌芽论坛很快成为最活跃的青年文学论坛。

 

萌芽论坛最大的特点是由“80后”创作者为主导,实行自我管理。第一届获奖选手张佳昺和《萌芽》编辑史晓培负责平台搭建和技术维护,刘嘉俊负责日常维护,版主由年轻人担任。论坛还邀请了《萌芽》作者和“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进行注册,宋静茹、陶磊、张悦然、刘莉娜、郭敬明、徐超等,他们直接面对读者的提问,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自己作品对同龄人的影响。

 

萌芽论坛主要是关于杂志内容和“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讨论,氛围热烈,读者能直接、迅速表达对刊物的看法和对作家的喜爱。论坛会对每期杂志内容发起投票,以此判断读者喜好,在“我看萌芽”板块200210月份的投票里,郭敬明的《幻城》以672票荣膺当月最佳,第二名只有174票。随即论坛里出现大量关于郭敬明和《幻城》的帖子,话题包括:你喜欢《幻城》中的哪个人物?《幻城》能否改变成漫画、游戏?改编成电影的话谁来主演?读者也表达了对《幻城》后续故事的期待,这让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看到了这部作品的广阔前景,决定花大力气推广。张悦然则被读者评选为“最富才情的女作者”“人气最旺的女作家”,也顺利出版了《葵花走失在1890》。论坛的讨论热度成为出版的风向标,于是年轻作者们开始自我宣传,读者则不停捍卫自己的文学偶像,使萌芽论坛成为一个“追星现场”。

 

郭敬明在萌芽论坛里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他以“第四维”的网名潜伏在上面,除了分享心情、回复帖子、收集读者评论外,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争议。他会发表长篇的帖子进行回复,如“四维有话说”系列,帖子的前半段通常是犀利的争辩,结尾处又变成一段抒情,从事实层面的讨论落脚到寻求情感的支持。最大的一次风波是郭敬明长篇《梦里花落知多少》在《萌芽》杂志连载,同期配发了三篇文章,其中既包括他的散文《青春的扬花》,也包括刘嘉俊的评论《谨慎阅读与温和批评》6。刘嘉俊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选手也是《萌芽》兼职编辑、萌芽论坛版主,所以他的评论被郭敬明认为是代表着萌芽官方的态度。在文章里刘嘉俊对于郭敬明的悲伤风格表达了不满,认为他的文字华美却内容空洞,其中也不乏一些激烈言辞,如“按照我个人的标准,一个男性写出那么没有血性的文字是可耻的。这并不是剥夺男生们伤春悲秋的权利,只是希望在写文章的人中能出现一个人,给人一点痛快淋漓”,他同时指出对郭敬明的疯狂追捧并不是一个值得欢呼的现象,“这是一个偶像比天大的时代,有了这个偶像,没有人在乎拥护者们抹杀掉了多少道出了鸡肋之味的杨修”。文章发表于杂志,郭敬明却选择在论坛进行回应,他发表了一篇名为《郭敬明回复10关于惊奇的关于我的专题》的帖子称遭到严重伤害,《梦里花落知多少》给《萌芽》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自己却被《萌芽》出卖,沦为调侃的对象。他先是对刘嘉俊评论者的身份进行质疑:“我先来说这个专题的内容吧,是专业的评论吗?好像不是。因为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没达到专业评论家的身份,哪怕是别人口中思想性文学性高得一塌糊涂的某某某我也觉得毕竟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人。”在结尾则用抒情的口吻以退为进:“说了太多也没什么意思。希望大家一切都好。让成熟的人继续成熟,让幼稚的人继续幼稚。让喜欢回首的人继续回首,让喜欢展望的人继续展望。生活是自己的,与人无关。”这个帖子发出短短几小时就近20万的点击,创下论坛阅读和回复纪录。风波仍持续不断,刘嘉俊的朋友也是时任《萌芽》“惊奇”编辑的小饭(范继祖)发帖声称“没见过郭敬明这么不要脸的人”“当初主动贴上来要求刊中刊连载《梦》,赚了钱立马翻脸不认人,骂起当初帮过他的人来”。一些编辑、作者也站到刘嘉俊一方。后来郭敬明的读者开始加入,变成对《萌芽》和刘嘉俊的批判,其中不乏“有人在骂郭敬明吗?是人吗?”“萌芽以后咱不买了……一堆垃圾……”的激烈言辞。7

 

这场风波包含着几组对立,一方是新锐的青年作家,另一方是老牌刊物的编辑;一方是来自四川县城热爱文学的青年,一方是保送进重点大学的上海高材生;新锐VS传统,作者VS编辑,小县城VS大上海,文学青年VS中文系学生。郭敬明关于刘嘉俊是否有资格质疑自己的创作其实是对传统刊物所遵循的文学标准的一种挑战,他底气十足因为背后站着的是更广大的读者。郭敬明的愤怒还在于虽然两人同为一等奖得主,但所占据的文化资本并不平衡,导致刘嘉俊用一种精英主义的文学标准来批评他依赖情感与修辞的创作时充满了“傲慢”,而且不是个别现象,他在另一个帖子说道:“我已经说了,我不是不能忍受批评我的文字,而事实上,如果对这个论坛熟悉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一直忍受了这里面多少的批评甚至是人身攻击。”他的爆发指向那些占据文化资源、就读重点高校、持有精英标准又担任论坛管理者的群体对他的轻视。

 

后来郭敬明将争论的方向转为上海名牌大学生是否就更有资格评论四川县城青年的作品,把文学标准的冲突转化为身份、阶级上的冲突。这种冲突感是郭敬明所擅长营造的,他在作品里反复书写小地方来的人如何被高傲的上海人所歧视,等到《小时代》系列这种阶级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建立二元对立结构成为他作品成功的奥秘,当一个四川县城的“孩子”面对着大城市上海的“压迫”,情绪宣泄和不顾一切的奋斗、拜金都变得理所应当。在作品影响下,这种冲突结构也潜移默化地渗透进读者心理,他们代入了自己由衷喜爱的一部作品是如何被精英们瞧不上的愤怒,猛烈回击,把讨论变成火药味十足的讨伐。

 

论坛其他人的发言和价值判断则被所缠绕的权力关系影响,比如已经在杂志拥有话语权的人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刘嘉俊一边,同是编辑的夜X说:“小郭,你既然也提到,你知道出版界的规矩道理。那么我问你,你知不知道老大是什么人,刘嘉俊是什么人?他们一个是编辑,一个是写文章的。谁和你有什么深仇大恨?大家不过是出来混口饭吃。你自己一个人捞得满钵满盆了,就不许人说你两句?”期望在杂志发表的人更不会得罪编辑,使得讨论不免有站队嫌疑。

 

这场风波最后以郭敬明离开萌芽论坛,刘嘉俊卸下版主为结束。等到2004年上海作协召开“80年代后青年文学创作讨论会”上,蒋峰、小饭、陶磊等人宣布要与韩寒、郭敬明“划清界限”8,“80后”作家群体逐渐分化。

 

在萌芽论坛红火的时期,也涌现了很多类似的文学论坛。如创办于20031月的苹果树论坛,设有小说、爱情故事、长篇小说、散文、平心而论、读书沙龙、唐宋、水区等板块,由写手担任版主。创始人包括刘一寒、堂野秀泽、张佳玮等,同期入驻的写手还包括郭敬明、一草、李明、樊瑞青、刘卫东、李萌等。9苹果树对萌芽的资源持续挖掘,创办人趁在上海参加新概念比赛的机会向选手大量发放名片,鼓励他们脱离萌芽转投苹果树。他们也积极联络其他网站的写手加盟,想要建立一个青春文学的写手平台。这些“80后”们已经意识到“文学”可以变成一门生意,把组稿、策划、出版当作一条谋生之道。之后苹果树论坛打着“新概念”旗号出版了多本作文选,规模最宏大的是《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出版期间组织数十位网友在京聚会、参与首发式和电视台节目的录制,扩大了论坛的影响力。后来专业出版机构湖南万卷集团入股苹果树,在长沙成立了苹果树图书策划有限公司,但在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上产生分歧,老会员逐步退出,论坛的秩序出现混乱。20063月苹果树停止运营,8月网站关闭。10与此同时《萌芽》加大了对于新概念选手作品的管理,许诺优先出版,也加强对于落选选手的关注。《萌芽》也看到了青春写作群体的商业潜能,想要笼络住这批年轻作家。

 

相类似的文学论坛还有双生花论坛、沼泽地论坛、天堂海论坛、狐朋狗友论坛、屋脊之上论坛等,都是以新概念参赛选手和网络写手为主体,他们更愿意称呼自己为写手而不是作家,以抱团的形式想要“杀出重围”。其中的拔牙论坛由新概念落选选手创办,拔牙取“拔掉萌芽”之意,还举办了拔牙征文比赛。这些论坛也代表着新的创作势力开始崛起,“80后”文学进入了多元发展阶段。

 

在萌芽论坛不愉快的经历让郭敬明发现控制发声渠道的重要,此时他成立了“岛”工作室,主编“岛”系列丛书,从作家向主编转型也从创作向出版转型,他需要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宣传渠道,于是创办了文学论坛“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是一个由郭敬明团队成员管理的官方后援论坛,也是一个年轻人的文学交流平台。它将创作、交流、宣传融为一体,将私人的文学阅读变成集体性的文学生活,使年轻人形成一种联结感。他们不光购买书籍、阅读郭敬明的闲言碎语、整理作品语录,还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认可,彼此安慰。相较萌芽论坛的分散,这里只围绕郭敬明一人,气氛更为和谐。它延续了榕树下论坛的方式,读者与作家之间不是通过信件的方式单向交流,而是以发帖子的方式公开对话,既写给作家看也写给同样心境的读者看,作家、读者之间产生一层互动关系,读者与读者之间也产生一层互动关系,这种帖子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以前作家为了维持自己身上的独特光晕,会刻意与读者保持距离,而在“刻下来的幸福时光”里这种距离感被消除,郭敬明主动向人们展现自己的生活。这个生活有创作生活,他随时汇报着创作的进度;有人际交往,他和团队成员在线展开互动;有形象呈现,他发布各种照片包括自己半裸的私密照片;更有人情冷暖、喜怒哀乐,进入这个论坛就像进入了郭敬明的生活圈,大家把他当作朋友亲昵地称呼他为“小四”。论坛的用户不仅沉迷于郭敬明的作品,也因此收获了友情,感觉到被作家和同龄人陪伴。

 

与其他论坛命名不同,“刻下来的幸福时光”是一种对生活的描述,这也奠定了论坛将文学创作与日常生活融合的基调。郭敬明的作品其实就是提供给年轻人一套关于生活的想象,在他的作品里青春烂漫、友谊坚固、社会险恶,世界围绕着“我”而存在。论坛延续着这种想象,在这里每个人都有着敏感的内心和细腻的文笔,不仅有文字还有各种日式风格的写真、流行音乐、电影,呈现出青春的斑斓样貌,这里的人和谐共处,相亲相爱,共同编织着一个青春梦不愿醒来。

 

但由此造成一种封闭性,论坛不光屏蔽掉了外界声音,当秩序受到挑战时成员也会奋力回击。任何针对郭敬明的负面评价都会引来围攻,某网友因为说了“要给郭敬明的粉丝上一堂法律课”便招致上百位粉丝二十多页的留言谩骂。当郭敬明输掉抄袭官司时,成员仍不遗余力地支持坚决不肯道歉的他,对庄羽进行谩骂。在法院终审判决出来的当天,论坛里一位版主在号召粉丝支持郭敬明时这样说:“无论如何,请你们相信自己的偶像。无论是曾经喜欢的,还是正在喜欢的。因为这些被叫做‘偶像’的人,都像一群被宠坏了的孩子,他们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和很多很多的支持——你们的喜欢,是他们唯一用来抗衡那些痛恨的勇气。如果这些坎坷和挫折是他走向顶峰的必经之路,那么我们就只能奉陪到底了!因为他是我们的小四!”11那些常年浸润在论坛氛围、被郭敬明作品所感召的年轻人们,不停被灌输着一种逻辑:孩子可以不负责任,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和陪伴,孩子遭受的失败都是为了日后的成功做准备。这种逻辑导致无法展开任何有效的讨论。

 

后来,郭敬明的文学帝国越来越庞大,从“岛”工作室发展为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多本杂志也代理其他作家版权,从事影视改编。“刻下来的幸福时光”从文学论坛变成“最世文化”的官方论坛,论坛的板块设计紧密围绕着他的商业版图展开,分为最小说、最映刻、信息交流区、新闻发布等主板块,也设有“the next文学之星”创作大赛专版,这个比赛是为与“新概念作文大赛”竞争而创办,从源头争夺新生作者。关于郭敬明作品的讨论变成以篇目分类,《小时代》《爵迹》都有专版,将IP价值发挥到最大。读者的讨论也会给郭敬明的创作以启发,他会故意往读者猜测相反的方向设置情节,制造出乎意料的效果。论坛还有签约作者板块和投稿专区。“刻下来的幸福时光”不再是一个直抒胸臆的文学论坛,而变成商业链条里的一环,里面的各种发言都可能转化为商品,比如网友们自发整理的语录就让郭敬明获得灵感出版了四卷本《畅销的秘密》。

 

后来随着博客、微博发展,分走了论坛的流量,“众声”变成了“单声”。曾经情感联结是郭敬明成功的关键,后来他更多靠展现奢靡生活来吸引眼球,逐渐和读者拉开了距离。郭敬明强大的控制欲也使得合作伙伴们纷纷出走,曾经让人羡慕的小团体瓦解。

 

二、文学共同体

 

 

另一些“80后”作家如张悦然、苏德、周嘉宁、小饭等,常出没在一些文艺气息浓郁的地下论坛,进行小众写作实验,想要缔造一个美学共同体。

 

这些论坛的模板是2001年成立的黑蓝文学网,创办人是“70后”作家陈卫,主力是黑蓝文学社成员,他们以小说为主要创作实践,延续先锋文学的探索精神,鼓励人们对文学艺术进行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努力重塑当代汉语文学艺术新的尺度。12除了黑蓝文学网、黑蓝论坛,还出版黑蓝文丛和电子刊物,主办黑蓝文学奖。至今黑蓝文学网和黑蓝论坛仍在运营,但更新陷入停滞状态。

 

黑蓝论坛和“新小说论坛”主要面向“70后”创作者。在“80后”创作者中产生影响的是“暗地病孩子”、黑锅论坛、晶体论坛。这些论坛通常分为小说、诗歌、散文、电影、音乐、绘画、摄影等板块,使“80后”作家得以汲取不同艺术门类的养分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在这些论坛里他们还与一批地下文学创作者相遇,取长补短。当时有很多热爱写作却由于文体、内容先锋,无处发表的年轻人把地下文学论坛当作精神支柱。

 

“暗地病孩子”至今仍可以浏览,更新停留在2020615日。网站口号“我们病了,我们寄居在腐烂的城市中,我们由于聪明而变得狡猾 由于狡猾而缺乏勇气 由于缺乏勇气而萎缩”曾在年轻人群体中流传甚广。网站采用黑、白、红三色字体代表黑暗、光明和流淌的血液,也代表着年轻人对世界的理解。在留言区里保存着20002001年间网友们留下的大量文字,文字背后是一个个在现实世界里不被理解的灵魂,这些鲜活的留言就像是“世纪之交的年轻人留下来的一座博物馆”。

 

“暗地”意思是黑暗的地下,网站所有板块都以under为前缀,分别是:暗地音乐(under music)、暗地文学(under literature)、暗地影像(unde rimage)、暗地够美(under comix)、暗地未央(undered)、暗地电台(under radio)。在豆瓣出现之前,“暗地病孩子”承担一种资料库作用,它为“80后”提供了美学样本。音乐板块推荐小众、摇滚乐队,摇滚乐手同时也是诗人,歌词也是诗歌。暗地影像为摄影师、画家设立专页,这些摄影作品采用失焦、多重曝光的处理方式,人脸模糊,形成一种特殊的美学风格。文学板块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童话,既收录安妮宝贝、张悦然、路内的作品,也收录一群默默无闻的地下创作者。“暗地病孩子”里的文艺作品有着一种相似的美学风格:颓废、边缘、先锋,这种风格也使得论坛用户形成高度一致的美学趣味。

 

黑锅论坛是由“80后”作家自己创办,它成立于2002222日,是一次线下聚会聊天的产物,一群小有名气的作家想要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创作风格,就把这种行为称为“背黑锅”。创办人小饭和luis在论坛指南中说道:“黑锅论坛是以杂志为基点的一个文学论坛。黑锅工作室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时代华纳,黑锅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地下)《纽约客》。”足以看出他们当时的雄心壮志,想要建立一个“80后”严肃文学阵地。黑锅论坛起初的骨干是三男三女:夜X(陶磊)、小饭(范继祖)、luis(唐一斌)、张悦然、周嘉宁、苏德,其他成员大多都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者和《萌芽》作者,也有其他论坛的优秀创作者,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审美品位和文学判断力,进行过创作实践,可以保证论坛的发言质量。参与黑锅论坛创办的夜X回忆:“当时发挥骨干作用的有如今《萌芽》的编辑七月人,作家张悦然、苏德、周嘉宁、小饭;时常在线的常客还有作家张佳玮、马牛、缪晶、陈X、楚玳、云也退、顾湘、诗人AT等人;任晓雯、蒋峰、徐歪歪、卢德坤也是偶来的朋友……最初聚拢的人大部分都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背景,而比赛不过是一年一度,连复赛加上颁奖不过三四天而已,这一批来自天南海北因比赛而聚的青少年文学爱好者,要形成更长期的联系,在手机都不普及的时代,也只有通过网络一途。”13尽管萌芽论坛帮助他们相识,但喧闹的环境难以进行更有质量的表达,于是纷纷转移到黑锅。

 

这也造成了黑锅论坛小圈子化特征和明显的精英意识,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成为一个同人性质的论坛。论坛激发出他们的分享意识和交流欲望,“80后”创作者们大胆地抛弃那种强说愁的青春腔调和故作华丽的修辞,转向一种技巧和结构上的经营。论坛里的创作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要发表的作品,先在论坛里试水,征求意见。另一种是习作,形式更加先锋,并不求能发表只求有人欣赏。论坛还组织了各种小说接龙,鼓励创作者进行不同风格的尝试,充满先锋和实验色彩。

 

出于对黑锅论坛的信任,很多“80后”作家的作品都首发于此,如小饭《我的秃头老师》、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苏德《次马路上我要讲故事》《钢轨上的爱情》、周嘉宁《女妖的眼镜》《杜撰记》等。14相比传统文学界充满隔膜的评论和萌芽论坛的追星风气,黑锅论坛的评论更为诚恳、有效,哪怕是一篇习作,也能被认真对待,“一篇关注度高的作品,几乎会受到论坛七八成活跃用户的关注和评价,不仅包含针对当前文本就事论事的批评,更有对相关/不相关话题的延伸。这一反馈的绝对数量虽不大,却已经不亚于现实中一次小型讨论会的发言数了。甚至读者在回帖中往复论战、其篇幅超过原文本身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种反馈形式对正处于创作起步期的青年作者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15论坛里也有人专门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得主张佳玮撰写一系列阅读笔记,从薄伽丘、但丁到海明威、福楼拜、王小波,还涉及了“事关古典”这样的大论题,其中不乏洞见。16

 

整日出没在地下文学论坛里的“80后”作家,扮演着创作者、评论者、审查者三重角色,文学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从一开始就担任版主,负责发帖、删帖、加精华、引导讨论,为了使讨论更加深入、管理更为有效,他们必须阅读大量的帖子,努力提高自身的文艺修养,练就对于文本细节的敏锐。他们自行行使着编辑、评论家的职责,在传统文学场外开辟了一片新的言说空间,避免了商业的过度侵蚀,就像是一个线上的文学沙龙。他们也在写作上进行更深入的钻研,磨练技巧,尝试不同风格,周嘉宁和张悦然都坦诚在文学论坛的日子使她们的阅读品味和创作风格发生急剧改变。张悦然在论坛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白白》《我为什么没有给你开门》就不同于她那些疼痛青春的文学作品,有一种怪异、破碎、不知所云的风格。17他们还尝试在论坛建立自己的经典谱系,这些经典代表一种更高的文学标准,不光是他们阅读也是模仿的对象,“很多小说的开头都很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前两句话,而结尾出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后一段的抒情,叙述口吻上,又如同《洛丽塔》一样神经质和罗里吧嗦。这种模仿一点都不可耻,相反的是,它受到热烈的鼓励,代表着某种文学立场和追求”18,这些模仿的习作又会成为他们读者模仿的对象。论坛里的模仿创作和集中阅读使得属于这代年轻人的新经典流传开来。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先锋、现代主义变成了年轻人的审美标准,一方面缺乏古典文学的滋养,另一方面经典现实主义写作几乎无人提及。同时小圈子化使得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导致风格趋同,对于形式和语言的追求只停留在表面19,缺乏向现实情境和历史纵深的拓展。

 

这些地下文学论坛还为“80后”作家提供一种循规蹈矩之外的人生可能。张悦然回忆“暗地病孩子”时深情谈道:“多年以来,因为家庭教育和周围的环境,我一直努力让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向着目标前进。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那根本是一种外界强加的意志。我自己并不能因此获得成就感,甚至觉得无聊、毫无意义。可以说,是那个论坛的存在,让我听清楚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承认自己真实的需要。要是没有这股力量,我或许真的不会有足够的勇气冲出当时的人生轨道,开始写作。”“暗地病孩子”里聚集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与主流社会保持疏离,有着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始终处于一种游离和边缘的状态,对现实世界缺乏热情,对世俗价值不屑一顾。在世纪之交的昂扬氛围下,这群人带着一种颓废、孤独的气息寄居在互联网上,靠文艺相互取暖。这些地下文学论坛不光允许甚至是助长这种气息的弥散,贴上“病孩子”的标签反而能让他们获得自由。20当时张悦然在新加坡学着并不喜欢的计算机专业,“每天昼伏夜出,时而激昂振奋,时而低迷消沉,更多的时候是沉浸在自造的孤独里,一言不发”,当她看到论坛里的年轻人打破按部就班、努力将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借助文艺的手段展现出来时,激动地想要加入这个反叛的文艺共同体来与无聊的生活相对抗。也正因为与地下文学论坛里的人相遇,才让在现实世界已经小有名气的“80后”作家重新思考文学的意义,将写作变成一件纯粹的事情,周嘉宁就说:“那时候我们有个论坛,就好像是我们的家一样。我也是在那时候开始渐渐地看清楚了自己的轨迹,我就应该是个写小说的人哪,其他的都不重要。”21

 

文学论坛除了发表作品、获取文艺资源、开启另一种人生可能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交流和表达。“80后”们主动对他人言说,而不再是自说自话。夜X就说他们“对于表达本身,而非表达的效果持有一种更严肃的认真”22,这种表达既是通过文学创作也是通过发帖、回帖进行。交流的渴望也从线上蔓延到线下,他们在现实生活里相约见面,缔结了友谊,周嘉宁说“黑锅这群人无疑是像亲人般的一群人”。2004年张悦然、周嘉宁、苏德合作出版了《倦怠阴天》,在签售会上她们在书上盖了一个有着黑锅网址的印章。黑锅里的文章也曾结集出版为《琥珀》,后来张悦然主编《鲤》的“初衷里就夹杂着黑锅未能完成的心愿,所以《鲤》是黑锅的继续”。

 

对于这批对创作有追求、对表达有渴望的“80后”作家来说,那段混迹在地下文学论坛的时光尤为珍贵,当他们因为一个作文比赛被仓促推到聚光灯下,是这些隐秘、封闭的论坛让他们又安静下来,认真钻研写作这件事,汲取更为多元的养分,他们对于文学的感知力也在对他人作品的评论中磨练出来。线上的文学沙龙和线下的聚会更使他们成为朋友,缔结成一个“文学共同体”。但随着“80后”作家和青春文学受到巨大的关注,这些文学论坛也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吸引很多陌生用户甚至是粉丝读者的闯入,愈发喧嚣起来,浮躁的氛围使文学的标准变得越来越低,最初参与的作家失去了分享欲望,随着大家的各自忙碌,这些地下文学论坛也就逐渐走向衰亡。

 

 

 

一直以来,“80后”作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特立独行、充满反叛,究其原因,除了成长环境、文化氛围造成的独特个性以及生成了一套新的表达方式外,还在于他们努力开拓了一个自己做主的天地,生成一个新的文学生态系统。文学论坛就是他们最初的试验场。

 

这些文学论坛有几个特点。首先它们并非只讨论文学,还讨论电影、音乐、摄影等,论坛用户不仅是文学爱好者还有漫画家、摄影家、影评人、乐手,除了文学论坛“80后”创作者也出没在摇滚乐、电影、动漫论坛。不同论坛间相互交流,文艺青年们相互启发,形成一种自发却又混杂的审美教育。丰富的艺术资源既融入到“80后”作品里,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精神养料。同时这些艺术资源充满着先锋性和实验性,帮助他们在主流文化之外另辟蹊径,贴上个性的标签。

 

第二个特点是相较于天涯、西祠和门户网站论坛,这些文学论坛带有一种熟人社会性质。他们或是参加了一个作文比赛彼此结识,或是阅读了郭敬明的作品追随偶像的脚步,使得这些文学论坛并非是完全虚拟和匿名的,掺杂了很多现实因素。也因为是一个熟人社会,论坛也带入了现实世界的权力关系,版主具有绝对的权力,但能担任版主的通常都是编辑、作家,已经属于圈子的内部,他们可以组织讨论、推荐文章,也可以删帖、封号、封IP,掌握着“生杀大权”。这些文学论坛内部也有着等级划分,版主、编辑处于高位,已经出版过作品的高于没有出版作品的,就读于名牌大学中文系的高于县城的文学青年。文学论坛内部还存在着竞争关系,作家以出版作品数、帖子阅读回复量、投票数为竞争,向人展示自己的受欢迎程度,读者以回帖数、注册时长、亲密程度为竞争,努力跻身圈子内部。

 

第三个特点是论坛的媒介属性影响着文学交流。比如讨论贴并不适合长篇小说创作,容易被中断插进其他话题,所以这些文学论坛以短篇小说和片段写作为主。再如论坛可以显示当前在线的用户,浏览时就有一种相互陪伴感,容易形成一种共同体意识。论坛的用户还能生成一条专属脉络,他发表了哪些文章、回复了哪些帖子、混迹在哪个版面以及签名档的内容,这些线索能勾勒出一个人的基本兴趣和大致观点、倾向,在交流之前预先判断23,使交流变得更为有效。

 

这些文学论坛 “通过隐秘的渠道在青年中流传,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暗号”24。它们也出现在“80后”作品里,王若虚《狂热》以“新概念作文大赛”为原型,书写“80后”文学偶像的兴衰史和写作改变命运的传奇,文学论坛见证一次次文学事件的发生。郭敬明散文常描写论坛结交到的朋友是如何包容他的孩子脾气,让他感受到温暖。周嘉宁的《密林中》算得上是一部文学论坛少女的成长史,主人公阳阳是一个“文艺青年群像的浓缩体”,千禧年前后,她将青春期的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一个叫半衰期的文学论坛上,那里集中了一批古怪、羞涩、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地下”姿态引以为豪,他们带着对主流文化的蔑视,却渐渐长成了过去所讨厌的样子。

 

可以说文学论坛对于“80后”文学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们诞生于新与旧的交替地带,这个新与旧既是世纪之交的时间节点,也是传统文学失去影响力、新媒体文学展现活力的文学转型节点。特殊时代氛围下年轻人试图通过文学缓解内心的疏离、无力感,他们亦借助文学这一中介展开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25。版主虽然还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但新的文学生产方式已经显现,人人都能创作,可以无限量地自由发表。读者与作家无须经过刊物的中介可以直接沟通,这也使得“80后”的创作是一种直接面向读者的写作,在树立鲜明个人风格的同时也有着明确的读者意识。文学论坛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80后”作家经验匮乏的问题,他们都是将生活经验作为写作的起点,却渐渐感到后劲乏力,于是在论坛上寻求将个人经验转化为文学经验的方法,有人从别人的故事里得到补充,有人从经典文学里获得滋养,有人借助其他艺术形式,也有人用夸张的抒情掩盖,但缺乏走向现实和从历史汲取资源这一路径,使得作品的思想深度有限。这些文学论坛上的创作曾经充满着广阔的发展和无限可能,却渐渐被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所淹没。26

 

文学论坛对“80后”作家的重要性一直没能得到强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始数据的丢失,仅有黑蓝论坛、“暗地病孩子”还存在,其他则变成一个怀旧的符号,只能通过零星的回忆文章进行还原。后面博客、微博平台的文学创作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如果这些资料得以留存,将大大丰富对“80后”文学乃至一代青年人精神风貌的研究,他们的创作、阅读、讨论话题、话语方式、个性特征都能得到鲜活呈现。文学论坛不仅有着资料库的作用,也具有史料学的价值。

 

本文虽然以情感共同体和文学共同体对两种文学论坛进行了区分,但并未将其本质化,在萌芽、刻下来的幸福时光论坛里也有不同艺术板块和对于作品的严肃讨论,在黑锅、晶体论坛里也设置有灌水区。相对而言前者更注重情感的联结,后者更追求文学水平的提升,这也涉及作家们对自己的规划定位。本文想要通过对文学论坛的梳理说明“80后”文学并非完全个人化的创作,也绝非简单的“沉溺于自我”,他们处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交汇的地带,懂得交流之必要也深受同龄人的影响,文学论坛既是作家与读者间的联结,也是作家与作家、读者与读者间的联结,原子化的个人靠文学缔结成了温暖、和谐的小团体来缓解心灵的空虚。但也造成了“80后”作家缺乏对社会的关注、沉湎于文学技巧和情感抒发、创作主题过于狭窄的局限。

 

笔者作为曾经的“80后”作家,经历了青春文学风靡的时代,也混迹在各个文学论坛之中,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对文学论坛的梳理和回忆丰富“80后”文学的相关研究,也希望未来能将时代发展、媒介更迭、青年文学观念变化三者做出更有机的勾连。

 

 

注释:

1 80后诗人的漫长告别:“我们很少会去谈诗歌了”》,《南方周末》202178

 

2 3 5 邵燕君、李强主编《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819184184页。

 

4 乔焕江:《网生文化与网络文学的早期生态》,《天涯》2022年第1期。

 

6 刘嘉俊:《谨慎阅读与温和批评》,《萌芽》2003年第9期。

 

7 诸子:《穿越郭敬明:独一代的想像森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87页。

 

8 吴俊:《文学的世纪之交与“80”后的诞生(上)》,《小说评论》2019年第2期。

 

9 10 马岳:《一篇几乎迟到的总结报告——记苹果树重新开放和创办四周年纪念》,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921138/_i=7952947ldPjomH

 

11 张英等:《郭敬明:超男?“抄男”?》,《南方周末》20060713

 

12黑蓝官方介绍:http://www.heilan.com/english/about.htm

 

13 14 15 16 22 23 x:《背锅小忆》,收录于《文学》2016年秋冬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218121314141515

 

17 18 19 20 张悦然:《沉入海底的船》,收录于《文学》2016年秋冬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65674页。

 

21 周嘉宁:《写给纵情岁月》,《撒谎精的时光宝盒》,明天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4 周嘉宁:《密林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页。

 

25 杨庆祥:《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3年版,第2829页。

 

26 金理:《论坛时代的文学》“编者按”,收录于《文学》2016年秋冬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