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中西新旧交汇的香港文学”会议综述

  

 

  2024年9月3日上午,为进一步推动台港澳文学研究,增强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台港澳文学与文化室、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与“港澳台中华文化传承研究”重点学科举办“中西新旧交汇的香港文学”的座谈会。此次座谈特别邀请到香港知名学者黄维樑教授做有关香港文学的讲座,文学所副所长、台港澳研究室主任张重岗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杨子彦、谭佳、李娜、刘卓、汤俏、李晨、郑海娟、王琨等学者参与了讨论。
 
  

 

  黄维樑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退休教授、澳门大学荣休教授,出版有学术论著《中国诗学纵横谕》《中国文学纵横论》《中国古典文论新探》《怎样读新诗》《香港文学初探》《香港文学再探》《中国现代文学导读》《文化英雄拜会记》等,散文集有《突然,一朵莲花》、《大学小品》、《我的副产品》、《黄维樑散文选》等。
  在会议开始前,黄维樑教授首先回忆了与社科院文学所的钱钟书、杨义、袁良骏等老师交往趣事。接着,他以“香港从来不是文化沙漠,而是中西新旧文化交融之地”为基点,简要地梳理了香港的文学脉络,以及他本人带着“为香港文学辩护”的决心,以包容老中青、左中右的胸怀,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香港文学进行的一系列研究。
  黄维樑教授指出,香港在开埠以前就已经存在少量的旧体诗和山歌,而19世纪末,王韬前往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已经初具香港报刊副刊的特色,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王韬是香港作家的鼻祖。1927年,鲁迅曾两次来到香港,做《无声的中国》演讲。随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内地作家涌入香港,南来文人的创作成就了香港短暂的“盛唐时期”。
  

 

  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美苏冷战影响,美国中央情报局与美国新闻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美式价值观渗透在香港大多数刊物中,也大量支持文学的创作与翻译活动,“绿背文学”由此诞生,而左派文人也编写相关杂志(如《青年乐园》)在暗中进行文化对抗。60年代后,战后成长起来的香港本土文艺青年一代崛起,使高度商业化的香港社会在铜臭味之外留有书香,台湾“云门舞集”创办者林怀民在接触香港后,曾撰文形容香港文艺界的工作是“在钢铁泥土上种树”。80年代是报刊业最繁荣的年代,金庸、倪匡、刘以鬯、西西等香港作家的小说作品都曾在报刊连载。报纸副刊能容纳各种文体,是香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其中虽然有不少粗糙平庸的作品,但沙里淘金,仍能发现不少精品。这一时期,香港文艺蓬勃发展,通俗的武侠,科幻、言情小说与高雅的学者散文千花竞放,旧体诗与新诗争相闪耀。其中,专栏杂文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而不少有双栖身份的作家(既是学者,又是作家)创作的学者散文最能凸显香港中西交汇的特色,余光中、梁锡华、黄国彬、黄维樑是其代表。
  最后,黄维樑教授总结,香港文学向来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在国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也保留了多样化的文学风格。与此同时,香港还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它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张重岗教授在回应中谈到,我们应该重新思考香港文学的定位,关注香港地区与其他地区文学的关系,从香港文学来理解整个20世纪。作为研究者,我们也应该留意香港文学在美学、语言等领域的创新之处。理论室主任杨子彦老师高度评价了黄维樑教授用《文心雕龙》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实践,认为他的文章有个性、有温度、有活力,纠正了古代文学研究以古证古、自我封闭的弊病。李娜老师则谈到从20世纪70年代两岸三地的内在联系出发,关注香港在其中的特殊位置。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座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撰稿人:王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