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港澳台文学文化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简报

 

 

 

  

 

 

 

 

  11月23-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港澳台中华文化传承研究”重点学科、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港澳台文学文化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近现代史视野中的两岸四地文学、华文文学的学科走向与中国话语、七八十年代台湾的社会自觉与文化自觉、两岸历史文化经验的连接、从东亚到世界的文化传统转化等主题开展研讨,共同探究港澳台提供的现代化经验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助力,进一步促进两岸四地的交流,考察中华文化基因在各地区文学与文化中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与会学者的合照

 

  开幕式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张重岗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饶望京在致辞中指出,研讨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以丰富多样的海内外文学创作、文化实践为研究对象,考察港澳台地区的现代化经验,将进一步拓展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曾在对台工作一线的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回顾他阅读台湾左翼人士陈明忠的回忆录《无悔》,如何深刻影响了他对台湾社会的认识,提出文学研究对于认识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的作用,以及人文交流、学术研究对促进两岸关系的重要意义。
  

 

  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大会主题报告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由张重岗主持,聚焦台湾。夏林清、朱双一、计璧瑞、袁勇麟探讨了两岸大学教育的探索中的文化传统问题,陈映真的第三世界思想作为东亚视野下超克冷战的路径,以及对深受两岸形势变动影响的台湾文学研究反思,对两岸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文化论争的脉络化认识。如上报告反映了台湾研究这些年的若干动向:研究的问题意识与两岸现实、实践产生着更密切的关系,并且通过研究的文化自觉“历史化”的努力,提供着重新连接两岸所需要的社会-人心认识。下半场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李娜主持。黄万华、游江、何杏枫、刘俊和延光锡分别就港澳文学研究的史料视野、《香港文学》办刊经验、当代香港文艺对现代文学资源的取用、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内涵的“文化现代化”的台湾经验、韩国当代思想家申荣福以汉文化经典为基底的“人文课程”展开报告。如果说台湾有它的特定状况和迫切性,下半场报告则打开一个将港澳台经验内在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视野,并与东亚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相联通,来参照探讨的空间。文化是人们一起活出来的生存智慧,两岸问题的挑战,东亚紧密交织的历史-现实关系,也是给予知识工作者的契机:通过深入彼此的社会历史和心理情感,开掘彼此的文学、思想资源,来创生立足中华传统、面向未来的文化。
  

 

 

 

  

 

 

  

 

 

  

 

 

  

 

 

  

 

 

  

 

 

  

 

 

  

 

 

  主题报告现场

 

  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李晨、郑海娟、王琨等主持的分论坛精彩纷呈。“近现代史视野中的两岸三地文学”分论坛中,陆卓宁、彭明伟、李诠林、朱云辉和何玉分别就自身的经验,展现了近现代史视野中两岸三地文学研究的不同面向,涉及女性主义、日据作家、内渡作家、“保卫钓鱼台”运动等多个话题,展现了跨界研究的重要意义。“华文文学:学科走向与中国情结”分论坛中黄维樑、沈庆利、谢龙新、陈济舟、郑海娟的报告,包括从理论维度对港台“现代主义”文学的反思,对华文文学跨境属性的总结,以数据分析讨论华文文学研究与国家文化战略的关系,以及在时代变动中吸取不同文化滋养的作家、译者的具体研究。在“台湾文学文化专题”分论坛中,樊洛平、王小平、欧阳月姣、张帆、张冰然则深入探讨了台湾不同时期的文学书写的衍变及其文化内涵,包括蓝博洲的红色客家书写、白先勇的晚期风格与古典传统的当代转化、新世纪台湾乡土文学的新貌以及20世纪80年代前后两岸三地文坛的积极互动。在“海内外中文创作:语境、现象与传播”分论坛中,张松建、梁燕丽、王威、王红旗、池雷鸣分别聚焦于马华文学、新移民华文文学和香港文学,探讨了跨文化创作、文学作品的改编以及跨文化阅读的挑战。在“七八十年代台湾的社会自觉与文化自觉”分论坛中,石世豪、陈美霞、阮芸妍、高维宏和孙旭通过分析《夏潮》《人间》《台湾山岳》等刊物,探讨了台湾社会转型期间的社会文化实践和人文表现。在“从东亚到世界的文化传统转化”分论坛中,温明明、俞巧珍、许可、周启星通过关注不同经典文本的现代阐释及跨媒介传播,探讨中国与西方、历史与未来的辩证关系。汤俏、齐晓红等参与了分论坛的评议。
  

 

 

  

 

 

  

 

 

  

 

 

 

 

 

  会议现场
 
  11月23日晚为纪录片放映与讨论场次。播放了记录夏林清与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师生在2004-05年间持续访谈北京师范大学的老辅仁心理系老先生们的纪录片《连接断裂的历史——两岸辅仁与中国心理学》,两岸学者黄纪苏、陈光兴、郑村棋、姜亚筑、孙旭、陈昶、李娜等就两岸重新遇合瞬间的“震荡”的历史-现实层次、连接断裂历史所需的情感线索、认识努力,以及两岸心理学与人类学如何在深入交流中共同有效面对“人”的问题、当下大学教育中的人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连接断裂的历史——两岸辅仁与中国心理学》纪录片放映与讨论现场
 
  闭幕式设置了“港澳台与华文文学研究的问题与展望”圆桌讨论。何杏枫强调中国大陆与香港应该相互了解对方的语境并进行理解与协商,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文学研究特藏”资料库;沈庆利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尊严、知识自主体系的关系,而如何与西方文化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做到文明互鉴,应是未来思考的方向;黄琪椿提出学术研究是“为了与人的相遇”,个体经验背后是文化、历史的经验,心灵契合应该是最高目标;彭明伟则对台港澳文学提供的现代性经验是否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与中国文学进一步整合提出了展望,期待更多作家资料的整理工作、与象牙塔外的人对话;姜亚筑提出将台湾的殖民性问题再次问题化的现实意义,为此要更努力贴近历史中人的感觉、心理状况。
  此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两岸四地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跨学科的深入讨论,为理解港澳台文学与华文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供稿:王思佳 供图:王禹曦、肖瑶、王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