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
系统化地发挥文化遗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摘要:为更好地发挥承载着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智慧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在已经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应持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系统性、突出中国特色,深化契合中华文明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论体系,注重发挥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强化“中国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的系统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进而为人类社会提供另一种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文化遗产;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化;中国性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无论对中国自身还是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一伟大进程中,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和基因库,正在发挥着巨大且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已经建立了系统完善的保护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性成就,为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在系统化地发挥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基因库的价值、凸显保护利用的中国特色、更有效地保障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性”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以及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

 

 

 

一、文化遗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石

 

 

 

  (一)中华文明是历史明证的真正可持续文明

 

中华文明历经悠远的历史长河绵延至今,成为世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硕果,以事实证明了中华文明是真正拥有可持续能力的文明。而是否可持续,正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其核心可以高度概括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他人和谐共存、人与自己和谐共处的丰富智慧。

 

在环境危机不断加剧、人类社会冲突不断、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迷茫困惑、科技昌盛但人文日衰的历史关口,中华文明的可持续智慧,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尤显重要和深远。而文化遗产,正是这些智慧的结晶和载体,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就应承担起更重大和深远的历史责任。

 

  (二)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停滞不前的文明,必然逐渐消亡。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就是因为自身就是不断发展、调整、演进的鲜活生命,今后自然也要继续前行,在现阶段就是要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内容有很多,但是文明的现代化必然是重中之重。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活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条件开出新花、结出新果,持续延续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拓展深化其内容,建设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三)作为中华文明基因库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式现化的重要作用

 

1.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伟大事业,必然要以文化的复兴和现代化为基础。文化复兴当然不可能向外部寻求指引,也不能完全依赖传统文化,而是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在近百年的急速变化涤荡之后,仅存的文化遗产就成为中华文化最后的保留地和基因库。在宏观层面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核心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个基因库,同时活化利用其中蕴藏的优秀文化基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支撑夯实文化自信、保障文化安全,强化国家化软实力等战略需求。

 

2.强化中华文明的自主性,增强文化安全和文化自信。我们当然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要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化的自主性就可以毫不在意。尤其是在当下的历史阶段、世界形势中,在大众日常文化生活中中国文化自主性等的逐渐弱化尤其应该引起重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是建立在自身文化内核牢固基础之上的文化底气。如果失去了当代文化的自主性,在资本逐利等因素的推波助澜下,外来文化因素的杂糅和普及,势必对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安全等带来消极影响。

 

3.维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文化和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现代化不能失去中国特色,并不是因为需要特别而刻意去追求特别,而是因为中华文明本身就特色鲜明,而且这种特色,如前所述,不但对中国本身,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4.提升现代化的文化质量。毋庸讳言,目前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并非很高,甚至有些文化产品以低俗、庸俗来取悦大众,不断地拉低社会文化生活的质量。充分、系统、广泛、深入地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是化解诸如此类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积极向上、有益于人们精神健康、心灵滋养的内容,对于提高文化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在日常文化生活中加以积极的发挥弘扬。

 

5.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另一条道路。中华文明因其在核心价值、生产形态、生活方式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智慧,能让中国发展出和西方不一样、但是高度可持续的文明,为人类社会提供另一种道路。当前中国在世界上积极倡导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就是这些智慧的现代化运用。又如,在面临逐渐失去人文内核的人工智能等当代科技浪潮的冲击下,更加注重“人”、强调人文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许能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起到正向的积极作用。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系统性仍需继续加强

 

 

 

  (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系统性困难亟待破解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最基本的困难在于:其发生、发展、存续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基于农耕生产发展而来。但时至今日,农耕文明存续的土壤可以说已不复存在,传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为没有生产生活基础、缺乏内在生命力的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是维持其活力的最大挑战。比如,机械甚至AI取代了传统的耕牛,很自然地,过去围绕耕牛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体系就失去了生命力,要么消亡,要么被抽取出支离破碎的部分要素作为“遗产”来强行“保护利用”,维持其活力的困难可想而知。

 

如何化解产生于过去的文化遗产和现代以及将来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重构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新文化系统?方向性、规律性的办法仍需继续探索,比如思考如何在更高的维度(如生态文明)上来弥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甚至后工业文明之间的落差,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和将来的生产生活要求融合为一体?这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系统性仍待提高

 

1.过于细分的专业妨碍了对文化系统的准确理解。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从业者,往往是经过被划分得很细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容易局限在本专业的眼光去理解传统文化,有时会陷入“盲人摸象”的窘境。缺乏对传统文化这个有机大系统准确完整的理解,导致有些时候在用支离破碎的所谓“科学”观念和方法,去理解、认知和保护利用作为有机系统的文化遗产。例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等,在实践中往往被看作是自然环境、整体格局肌理、传统建筑再加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机械堆砌,保护利用的内容也就从一个有机的文化系统,切割简化为上述对象,并采取了与这样的认知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而这些措施,在事实上往往容易成为活态保护利用的障碍。

 

2.聚焦于物质的真实性、完整性而忽视文化的真实性、系统性。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对象。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来分析并明确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价值,导致目前有些保护利用工作,过度聚焦在保护物质载体的“原样”上,而对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放任其悄然变异(如把庙宇改成咖啡屋),一方面又干脆禁止有益的变化(如为了营销农产品在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内增建一个直播驿站)。有些地方在保护中偏执地捍卫所谓的“真实性、完整性”,甚至导致了干群之间不必要的矛盾……

 

3.追求空间的“活态”而忽视文化的系统性活态。除了某些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得到利用的遗产外(比如,仍然发挥宗教作用的寺庙),其余的很少有“活态”的。正如我们过度僵化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一样,我们也在偏执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活态”。但实际上,有时候我们其实更在意的是:场所的活态(例如,被改成民宿的历史建筑,在空间上确实“活”起来了)。如果要实现文化意义上的“活态”,那么需要付出努力去保护什么东西的活态?为什么这些东西的活态很重要?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它们还能不能活态?维持其活态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4.保护利用工作的系统性仍待提高。目前,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已经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国家也建立起了大到国家文化公园、小到普查文物点的完善保护体系。但是,由于参与的职能部门众多、专业各样、项目不同,保护利用工作的体系性还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类似传统村落这样复杂而鲜活有机的文化系统,既有文化遗产属性,又有生产生活属性,存在涉及的部门众多、各行其是、标准不一、规范各异等现象,保护利用工作的系统性亟待加强。

 

  (三)碎片化的保护利用影响文化遗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价值

 

1.原本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逐渐破碎。中国的发展进步是飞跃式的,短短数十年间就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根植于农耕生产的传统文化没有逐渐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因此导致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现象。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挥基本上局限于旅游、非遗节目展演等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日常生活中原有的传统文化如风俗礼仪等更是基本消失,就连支撑中国特色的重要节庆如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原本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不断地简化、删减、异化,逐渐不成体系,这对维系中国文化特色十分不利(甚至引起前中国文化圈中某些国家的觊觎,申报为其世界遗产等)。

 

2.重视“高价值”保护对象而忽略普通的文化要素。由于资源有限,目前的工作不得不聚焦在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各类文化遗产,从有机的大系统中抽取碎片化的要素进行保护利用,比如脱离了生产需要的某些非遗项目,只能沦为纯粹的舞台表演。这一方面淡化了文化系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发挥不出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价值,更是直接导致了碎片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各种困难:因为没有了系统性的文化生态环境支撑,孤岛式的存在是很难可持续的。

 

3.过度注重遗产的经济价值。在某些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甚至只集中在可以产生旅游收益的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变现”的非遗项目、容易“文创”产生经济利益的手工艺上面。与娱乐性的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伦理性、知识性、道德性的传统文化资源,几乎无人问津。这就导致传统文化中“普通”但极有价值的部分,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悄然流失,传统文化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中国人日常文化生活中的“中国性”也逐渐淡化,而失去了中国文化底色的“现代化”,并不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中国特色需进一步深化

 

 

 

  (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基础研究的中国特色和体系化仍需进一步强化

 

目前指导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际工作的,主要是基于国际通行的理论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原则、办法等。虽然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应中国文化遗产特性的情况,因为那毕竟是异质文化土壤的产物。如果不在顶层建立完善且契合中国文化遗产特性的保护利用理论体系,在某些场合就不足以指导工作,某些做法甚至背离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初心。

 

例如,为了实现“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等的核心保护范围内,现行的各种限制,事实上是守旧僵化的“保护”,试图把文化遗产凝固在某个特定时间段,甚至有地方采用“保老村、建新村”等措施,新归新、旧归旧,截然分开,互不理睬,更谈不上融通。旧的不敢新,新的不喜旧,在事实上阻断了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衍化,加速了历史地段的衰落。

 

  (二)立足中华文明特性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仍需完善

 

1.价值评价的“价值观”仍待明确。不同的价值观,将导致不同的价值评价结果,比如有部分公众就认为,采用竹、木作为主要建材,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缺陷——这就是以工业时代的价值观在进行评价。我们有各种评价体系去评价文化遗产的价值,但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去评价?尚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实际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比如,什么是优秀而必须保护的?什么是可以加以改动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就难以回应这些问题。

 

2.被解构的遗产价值要素影响系统化的保护和利用。目前,无论是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体系,都是将一个个有机整体解构、拆解成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来进行评价,可分别对应的保护目的、意义、要求、措施是什么?仍不够明确。所谓的保护,最后就简化成:维持原状不变。在这种思路指导下,诸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的核心保护范围就不能有新的建设,建设控制地带的房子就限制高度、材质、色彩……这些措施对应的保护价值,又是什么?在另一个极端上,又对各种“爆改”“活化”持默许的态度,因为毕竟要设法满足当代的需求,从而将遗产“活化”起来。那么,怎样通过价值评价确定改动的边界……这些现实的问题,仍待探讨和解决。

 

3.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价值导向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调。现代化的要义之一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在于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对中国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大众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而遗憾的是,这样的认知,当前在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并没有成为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有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只是简单地模仿一些传统习俗或者传统符号,并没有真正理解并继承、传播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至于传统文化被过度商业化和消费化、浅薄化和表面化等现象,不仅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更会导致某些人要么妄自菲薄、盲目接受外来不良内容;要么盲目自大排外,都不利于真正的文化自信的建立和巩固。

 

  (三)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中国性”正遭受冲击

 

1.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占比不高。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毋庸讳言,社会文化却出现了一些必须要正视和重视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有部分公众的精神世界逐渐迷茫空虚,文化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逐渐流行,信仰迷失、道德危机,一些人的精神世界日益贫瘠和苍白,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甚至旧的糟粕和不良外来因素争夺着人们的思想文化阵地,如果这些现象不能得以有效遏制和制止,将对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带来严重的阻碍。而改善这些现象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地、系统化地发挥优秀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

 

2.传统文化的异化在逐渐加剧。在当代社会中,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本上就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以迎合市场、取悦于消费者为目标。例如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节日、表演艺术和手工艺品,经过商业化和娱乐化处理,成为了赚钱或娱乐的工具,沦为营利的手段或娱乐的一部分。甚至一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节庆,在资本的推动下也蜕变成了消费狂欢,原有的文化内涵却基本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日趋褪色。

 

3.人居环境“中国性”表达不够明显。在大部分新建成的环境中,缺乏明确的文化方向、文化内容和文化形象,甚至一味追逐流行、跟风山寨、千城一面。中国传统营造中优秀的部分并未得到传承、弘扬和发展,甚至被判定为“落后”而彻底抛弃。被西方的、工业时代的、服务于城市的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等教育和训练出来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营造一无所知或轻视忽略。就算文化觉醒,有意识地追求“中国风”,往往也只在皮毛上下功夫,搞些大屋顶、斗栱了事,表面上是“传承”了传统风格,其实和传统营造智慧毫不相干,甚至是背道而驰,更没有在当代建筑中活化传统营造的基因信息,形成新的基因表达。

 

4.传统文化弘扬传承的“浅层化”。文化有表层、中层和深层的内容。表层的文化形态是可视的有形物质表象,比如老屋、水塘、古井、村民服饰等;中层的文化结构是产生表层文化形态的行为,如村民的生产活动、民俗礼仪、风水禁忌等;深层的文化内涵则是催生中层文化结构的文化机制,例如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的智慧等。村落的荒废、老屋的倒塌,是文化表层的物质损失,当然令人扼腕叹息。但是,中层、深层的文化结构和内涵明明是更需要抢救传承的,却时常被人忽视,大量的资源投给了那些必然消失在时间中的砖头瓦块木料……长此以往,就算成千上万的古城古镇都保存得“古色古香”,但深层的、更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却可能越来越苍白。

 

5.中国的文化面貌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民族从来热爱和平、崇尚“以和为贵”……然而这样的文化面貌在当前的世界语境下被刻意扭曲甚至恶意“妖魔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国间的文化竞争是主要的竞争领域之一,甚至可以说文化竞争的成败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依托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以多种方式和途径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仍然是任重道远但必须努力开展的工作。

 

 

 

四、系统化地发挥文化遗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

 

 

 

  (一)深化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论体系

 

1.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文明卓越成就的认知。近百余年来的坎坷和磨难,加上外来不良要素的冲击,以及对自身文化成就的不了解,使得部分公众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应以系统性的工作,把中华文明哪里优秀、如何优秀理解透彻,并积极地向大众普及,而不是只停留在说些“天人合一”等空洞抽象的层面,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做中国人的底气”。

 

2.在价值评价中树立明确的价值观。避免只用源自于西方、植根于工业文明的价值评价标准来评价产生于中华文化土壤、契合生态文明的中国文化遗产。例如,采用竹木材导致传统民居的耐久性比较差,这是从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得出的结论。然而,如果从中国文化的立场去评价,传统民居需要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参与的经常性的维修,却是乡村命运共同体的联系纽带之一。今天这种纽带越来越少,导致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日渐崩解。

 

3.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体系。为更有效地、更符合历史需要地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在现行的价值评价体系之外,有必要建立契合中国自身文化特质和历史逻辑的、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比如以是否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心灵的和谐等为标尺去衡量文化遗产的价值,很可能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发现新的价值,进而能为保护利用这些价值采取更恰当的措施。

 

4.强化文化遗产基因的系统性解读。在实际工作中,应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基因库的定位,并切实围绕这个定位展开工作,如对各项遗产进行系统性的基因图谱绘制,这样才能切实指导保护利用工作,在守正创新时才知道要守的“正”是什么,在创造性转化时才知道能“转化”的是什么,在创新性发展时才知道应“发展”的是什么……这样,工作就有了准绳和标尺,而不是拍脑袋的、因人而异的主观决策。

 

5.用中国的方法理解中国文化遗产。一个不太引起注意的事实就是: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创造,自有其历史过程、内在逻辑和文化特色。用当代的科学研究和分析方法,当然可以帮助当代人去理解其中的部分内容,但更重要的是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出发去系统地理解,比如用空间句法去分析村落的格局、用物理学去研究“五行”“经脉”……固然可能产生新的发现,但那毕竟是郢书燕说的结果。

 

  (二)更加注重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强化“中国性”的作用

 

1.持续强调中国文化自主性的重要意义。一段时期以来,在外国“强势”文化、城市文化、流行文化等的强烈冲击下,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越来越苍白、薄弱,社会精神生活也日趋贫瘠,导致社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的出现,中华文明的自主性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中国人的文化面貌也日趋模糊,阻碍甚至迟滞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在持续不断地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保障中国文化自主性的重要意义,并围绕这一意义的发挥采取更多、更广泛的积极措施。

 

2.传统的现代化和现代的传统化并重。人们很容易认为“保护”就是“不变”,而这恰恰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意味着传统文化也要变化、要现代化,正如家族一样,一代要比一代强,但家族的基因没有异化,没有突变,这才是真正的繁衍。同样,现代化的东西也可以传统化(意即:中国化),比如在现代人居环境中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更加强调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中国人文伦理等,充分保证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3.努力修复维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中国性”。在当前的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外,应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对“日常性”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认真而系统地发掘传统文化生活中优秀的部分,采取切实的措施将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加以推广普及。所谓“百姓日用即为道”,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有点有面的充实,进一步突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性”。

 

4.注重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中国性”表达。进一步提供对中国传统营造智慧的重视,系统性地解读并活化其中蕴藏的文化基因,建立中国的营造学,“在城乡建设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明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不但有遮风避雨的物理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雕刻、楹联、装饰等具有了教化和滋养心灵的功能,而现代建筑是没有这种作用的,这就是中国营造的基因之一。又如,在城市管理中可以对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部分提供适当的场所,如为“寒衣节”的仪式提供适合的场所,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因素得以维系。

 

5.从物质保护走向文化体系保护。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应高度重视文化体系的作用,从过去的保护文化的物质载体转向保护文化体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例如,比起单纯地修复宗祠的建筑,修复和维系家族对祖先的认同,以家族荣誉感约束成员行为、提升道德水平,助力当代的乡村治理等系统性的文化精神,是更具价值、更有益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做法。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的系统性

 

1.将“完整性”拓展为“体系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完整性”原则,在新时代的中国实践中应进一步拓展为“体系性”。任何一项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不会凭空出现、孤立存在。而比起单纯的节点,无疑文化体系的价值更高、作用更大。因此,在保护利用某项文化遗产的时候,应将其置于原来的文化体系中加以研究,并尽可能地保护利用这一文化体系,这样更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文化遗产在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例如,现在的端午节,在很多地方被简化成吃粽子、看龙舟赛等,但事实上端午节是一个绵延贯穿全年、牵涉面很广的节庆(甚至从种植粽叶开始就有一系列复杂的礼仪和讲究),把这个体系完整、系统地发掘复刻出来,无疑将成倍地推展其文化价值的发挥。

 

2.强化各专业的统筹整合和人才培养的系统性。由于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现代教育不得不“分科而学”,专业越分越细,每个人的知识面却越来越窄。偏偏文化遗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分科而治,容易造成盲人摸象,不知全貌、真容,尤其是在面对传统村落这样特殊的遗产类型之时,专业细分对保护利用工作的阻碍更为明显。虽然通过实践我国已经培养出了大量适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求的人才,但仍然不足以满足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需求,因此应从源头上考虑如何强化各种专业的统筹整合,并积极在有条件的院校研究所等机构,以对中国文化的系统性理解为基础,培养包括传统工匠、手艺人等在内的多层次人才。

 

3.强化保护利用工作的系统性。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涉及文化遗产的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整合,真正形成合力,避免相互间的不一致和各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大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文化遗产本身就不是在管控中产生、按照设计来运行的,自有其发生演化的机制。比如商铺的店招,在过去是千姿百态、鲜活灵动、特色鲜明,但现在有些地方为了“风貌整治”制订了非常详细严格的规定、要求,反而造成千城一面,呆板僵化。

 

 

 

五、结语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基因库,而中华文明是真正的可持续的文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不止具有常规意义上的价值和作用,更关键、重要的是要将其中优秀的中华文明基因——追求和谐的智慧存续下来,在新时代中展开基因的活态表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进而为人类社会提供另一种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

 

为此,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就超越了保存一些“过去”的常规意义,还应肩负起开创“未来”的历史责任,其系统性和中国化就尤为重要和关键,应予以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强化、深化。

 

限于水平和时间,上述只是一些不成体系的粗浅讨论,也可能有不当的观点和表述,敬请批评指正。

 


[本文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民俗民艺及原住民生活活态保护利用策略研究”(编号2020YFC1522305)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安菲,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

 

李华东,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副教授。

 

丁宇,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在读研究生。

 

 

 

(文章参考文献和注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