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篇章,涵括了鲜明的目标指向、丰富的核心要义和科学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把握文化建设问题,提出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明确了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指向、信念支撑、重要法宝、思想引领、发展格局等核心要义,构成了从出发点、动力源,到方法论、基准线,再到场域拓展的内容体系。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内核,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内在规律,坚持党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一批政治立场过硬、理论素养深厚、业务能力强的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着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
习近平 文化思想 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到突出地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系统谋划新时代文化发展蓝图,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文化建设经验,总结文化发展规律,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涵括了鲜明的目标指向、丰富的核心要义和科学的实践要求,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深刻总结、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清晰擘画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目标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强大和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奋进、促进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等层面,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了“极端重要”的总体定位,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应当主动实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应尽的责任这三层意蕴,三者层层递进,形成了在时间表上由近及远的目标群。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最高目标。
1.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
就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言,文化是掌握群众的思想武器。“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取决于其能否获得所代表群体的认可支持。”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代表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一论断掷地有声地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价值取向相伴相生、高度统一。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围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一主线,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在文化维度上,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此,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文化篇,具体表现为:
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追求中确立文化使命。一方面,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初心。今天,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现代化建设蕴含了构筑丰富文化生活的深层诉求。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体现在文化领域:一是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期待;二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和解决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但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富足,还有精神上的富有。如果“忽略精神力量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就会在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最终也搞不好。”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之基的源泉。
二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中不断丰富文化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的繁荣兴盛做支撑。随着文化的社会功能愈加凸显,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文化使命作为文化建设的思想遵循,文化使命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全过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格局深刻变革;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发展共识,用独立的民族精神、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璀璨的中华文明固本铸魂,为国家认同提供坚实文化基础,将风险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升到关涉党的前途命运、稳固党的执政根基高度,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深刻认识。
2.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伟力
文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成文化强国”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体现出实现文化强国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地位看,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包括以文化繁荣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文化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已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做了规划和设计,将文化建设置于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将文化建设上升为整体性文化强国的目标。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锚定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提出“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等重要内容,做出了“七个着力”的战略部署。这些内容和要求,涵盖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向度、价值追求、中心任务、原则遵循、方法论、实践要求等,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具体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从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那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最高目标,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事实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文明指向,也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还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容,为推动人类文明演进发展提供新范式,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人类文明因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呈现出多种形态,如西方文明中心论代表帝国主义文明观,在其“一元论”哲学主张基础上,生长出西方资本型文化、单向度文化、殖民扩张式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于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文化形态:它以“人民至上”为逻辑,超越西方文明的“资本至上”逻辑;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共识,超越了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普世价值”;主张“多样统一”“和合共生”,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和平倡议”等理念,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新的道路。相对西方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能代表人类发展趋势和世界发展走向,更能“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一种具有光明前景的方向和道路”。
3.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振兴筑牢思想基础
就民族发展团结而言,文化认同是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作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最高目标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历时态”和“共时态”这两大层面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历时态”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通发展的结晶,既形成了一体同心的文化体系,又具有各民族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人民通过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增强了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华文明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我国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精神纽带。着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各族人民形成对文化根基、时代精神、价值目标的深层次文化认同。
在“共时态”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破解文化虚无主义,凝聚民族共识、筑牢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依托。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其中,文化虚无主义就是帝国主义“以华制华”的文化侵略手段。文化虚无主义是近代中国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按照西方政治诉求恣意抹杀中华文化的错误思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消解与否定,“历史虚无主义者却用孤立、片面等非科学的态度解读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忽视、歪曲、贬损、否定、抹杀乃至颠覆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肆意制造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进而动摇中华民族存在的思想基础。”文化虚无主义的本质是通过抽掉中华民族的“根”,动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以对我国民族稳定团结发展和国家文化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时代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紧紧扣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根本使命,破除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文化自卑心理,破除和抵御文化虚无主义的侵蚀,不断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4.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着力于人的发展,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人才保障
就个人层面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可见,“育新人”是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文化建设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文化的育化作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方面,文化承担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使命。“人”的问题是文化发展的出发点,文化的创造、赓续和繁荣离不开“人”这个历史主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充分认识到“人”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强调“文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人都处在社会关系之中,受到社会文化涵养,教育和引导人的发展是文化的重要社会功能。正如恩格斯所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文化条件。
另一方面,文化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阐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深受社会文化影响,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文化宣传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工作中,充分发挥文化的“化人”“育人”效果,是时代新人培养的重点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文化风尚,使人民群众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化为自觉追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以文化增强人的本质力量,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人”;重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强调文化繁荣和道德建设同频共振,要培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当今社会,广大青年处于信息快速更迭的大数据时代,面临复杂而严峻的社会环境和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迫切需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动员和引导广大青年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涵丰富、明体达用、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结中国与世界。探究其核心要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涵括了价值指向、信念支撑、重要法宝、思想引领、发展格局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融会贯通,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为谁服务、以怎样的精神状态、用什么方法、朝什么方向发展、构建怎样的文化发展格局等重大问题,构成了从出发点、动力源,到方法论、基准线,再到场域拓展的内容体系,为新时代新征程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和科学指南。
1.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文化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主体平等”作为其价值根基,贯彻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推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判,即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
第一,主体平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之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其主体平等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强调人人都是平等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平等共享。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平等”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倡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保障人民的平等发展权。二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正因为如此,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等方案,推动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超越了西方资本文明“主客对立”“主客统治”的哲学理念。
第二,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指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人实现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张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握文明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的解放不仅包括经济解放、政治解放,还包括文化解放,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建设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满足人民精神需要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上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深层内涵。
第三,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要求。一方面,文化是人民群众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孕育和创造出来的。“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和源泉,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还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实现文化的普惠共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化理念人民归旨的集中体现。普惠共享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成果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的层面。文化产品是文化载体和宣传思想理论的中介,这要求我们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要时刻怀揣人民情怀,“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学问写进人民生活里,把人民心声表达出来,跟随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变化不断提高质量。有鉴于此,我们要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人民享受更多文化成果。
2.动力源:坚持以文化自信为信念支撑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传统、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和强大信心,也是支撑一个民族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关系到国家兴盛、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的独立自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现其生命存在的理想追求、不竭动力和积极尺度的高度自我意识、深层意义导向和根本权利责任。”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和信念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持续发展的底气,即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
第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彰显出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品质,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传承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五千多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灿烂文明,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内在动力。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文化形态,是关于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信仰纽带。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闯过了无数艰难险阻,重振了民族风貌和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在革命历程中锤炼出来的精神财富,是从实践中升华出的精神底气,也是我们不断克敌制胜的精神法宝。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现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下孕育出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背景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相结合,始终保持开放性和实践性,融汇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革命文化的精华,不断根据时代条件与世界其他文化对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动力源泉。
3.根本方法:坚持以“两个结合”为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一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中的内在机理。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方法论层面总结了“两个结合”,创造性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根本方法问题。因此,“两个结合”的根本方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两个结合”做出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
第一,实现“两个结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实事求是”优秀因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优秀因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优秀因子等。马克思主义能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现代活力的科学工具,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对社会发展本质和社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具有严密逻辑支撑的学科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被动挨打到伟大复兴的实践历程,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依旧要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的“结合”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表面拼凑,而是彼此契合条件下融汇贯通的化学反应,内在契合是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
第二,实现“两个结合”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保持其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宝藏,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人文情怀和道德规范,为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经验和智慧,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如此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实质是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相结合,形成一种经过中华民族性质赋型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实现“两个结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和历史主动。“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如何对待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学术界在很长一个时期存在严重分歧,有人提出“灭国粹而后输入欧化”,主张全盘接收西方文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排斥外来文化。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收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重新明确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自此以后,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实现文化自立自信自强才有了坚强有力的主心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基本国情,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强调要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而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出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主动。
4.基准线: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文化建设是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理论作为指引,保障发展方向。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灵魂内核,彰显出特定阶级的价值立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对整个社会文化起支配作用,“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文化发展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摆在第一位。根据习近平文化思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的深刻阐述,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底线,增强舆论宣传能力,守好意识形态主战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在文化领域,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以此为根基完善意识形态制度体系枝干,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框架,为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框架要求,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文化建设的性质上,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建设的目标上,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上,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化建设的方向上,要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守意识形态主战场,发展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习近平总书记极其重视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他反复强调,“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要求切实强化阵地意识、构建意识形态阵地大格局。互联网是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加强互联网阵地建设,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推动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变成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高度重视新闻舆论阵地建设,党要加强和改善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传播格局,建设面向新时代的传播体系;强化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构建育人大格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行动遵循。
5.视域拓展:主张构建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和合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突破狭隘的民族国家场域,以世界眼光考量文化发展问题,为解决全球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平赤字提供中国方案,体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大大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空间。
一是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古人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篇),这揭示了文化在交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彰显民族气魄和国家形象的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身份标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对外交流,提升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还能弥合其他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偏差,获得更多国际认同。我们在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西式的文化逻辑和语言体系,而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二是要建设国际舆论场,搭建文化交流桥梁,构建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和合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深刻变化。政治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日益成为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共识,文化上,各种国际力量围绕意识形态、发展道路、民族精神、国家形象的文化斗争日趋激烈,建立平等的文化交流、沟通、融合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固守“西方文明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思维,通过资本支持、技术控制、规则垄断、话语操纵等途径,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对立起来,拒绝面对全球文明从一元控制走向多元对话的历史趋势,企图继续维持西方国家在全球的文化霸权。面对全球文明发展的矛盾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倡导尊重和保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均彰显出中国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交汇点,凝聚不同文明价值共识的积极态度,为构建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和合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提供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对世界多样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
以上论述,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目标,厘清了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阐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含的文化发展出发点、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方法和文化发展格局等关键构成要素。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结合文化发展形势,全面论述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强调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确保文化发展领导核心的先进性;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建设的内在凝聚力;加强宣传思想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文化理论政策落实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文化发展的先进性
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第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心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文化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蒙尘”走向“复兴”,建立起真正扎根中国大地、推动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新焕发夺目光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先进领导者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防止发生颠覆性错误。
第二,要全面提升党的领导力,为应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障。面对西方国家把我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威胁挑战,加紧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以及我国国内社会深刻变革条件下呈现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叠加的严峻形势,推进意识形态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全面提升党的领导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这需要培养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敢于斗争;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担当意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增强主动性等。
第三,党要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持续推动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国家建设和文化发展中的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文化发展整体布局,提出符合本土实际的文化发展“路线图”和“任务书”,为中国文化稳健前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新时代文化发展要开辟新局面新气象,要始终坚持“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我国文化持续稳健发展。
2.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根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阐述,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要坚守科学的指导思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决定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地位提供合理性。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理论,“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表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和革命工具,是我们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根本遵循。
在具体实践要求方面,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作用。这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学习研究,系统掌握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如此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与分学科的专门领域研究相结合;要依托各学科、学术平台、研究中心(基地)等,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的根本指导作用,等等。
二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意识形态知识话语创新。坚持“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发展规律提出的重要观点。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紧扣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新问题、新要求,围绕国际局势带来的新挑战、新矛盾,不断加强意识形态的知识生产和话语生产,把知识和话语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中国人民听得懂的学术语言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理论解释力,如此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三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难以得到巩固。要在中国取得的成就中总结提炼中国经验,为学术繁荣和理论创造提供动力;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夯实基础;要坚持胸怀天下,为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中国经验,为世界发展和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建设的内在凝聚力
无论是坚持党的领导,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键都在于塑造共同的价值内核。新时代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魂,不断增强文化建设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整合力和感召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整个国家和民族齐心协力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引领,提出了规范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和基本准则,在国家、社会、公民这三个层面凝聚全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强基固本。经过多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的实践抓手。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的影响力,抵制各类错误思潮,塑造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和制度认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一要借助有效的文化载体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如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载体。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让人们在文化体验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二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结合数字化技术,加快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二者双向互动,更好满足人民需求。三是要充分把握价值观传播与塑造的一般规律,瞄准价值观培育的关键主体。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关注价值观形成处于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的情感共识和行为标准。
4.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确保文化政策有效性
“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宣传思想干部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骨干核心,是党管意识形态和国家贯彻落实文化政策的重要力量。要确保宣传思想干部的立场坚定、方向正确、行动高效,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一是宣传思想干部要在政治上坚定可靠、值得信赖,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宣传思想干部是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先锋队,“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是信仰、信念,宣传思想干部必须坚定信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保持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警惕性,在复杂的文化宣传工作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和政治判断力,敢于和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各级宣传思想干部要时刻加强理论学习,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提高思想素养。
二是宣传思想干部要在能力上筑牢理论功底,争做舆论导向的引领者。“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充分发挥干部在各级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勇担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任。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和文化宣传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各级宣传思想干部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斗争本领,主动迎接各种风险和挑战。
三是宣传思想干部要在行动上干在实处,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落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作为党和国家宣传文化政策的执行者,宣传思想干部要从集体利益出发,协调和规划各类文化资源;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出发,贴合百姓日常生活,将新政策通过新的方式宣传出去。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确立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围绕这一方向标,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价值立场、力量源泉、方法论原则、思想引领和发展格局等层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了指导和阐释,构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文化自信为接续发展的持久力量、以“两个结合”为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法宝,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基准线,以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和合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为主要内容的逻辑体系。
参考文献略。